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要债的与还债的,往往是剑拔弩张的对立状态。然而近日,台州市黄岩区法院宁溪法庭执行员付伟军却经办了一起温情脉脉的“讨债”执行案:一方靠卖野粽叶坚持分期还款,另一方主动免掉了对方大半债务。
时间回到2017年3月,当时,70岁的戴老汉驾驶电动三轮车在黄岩区澄江街道某药房前,与行人徐某花发生碰撞,造成对方受伤住院。之后,徐某花提起诉讼,法庭判决戴老汉赔偿近4万元。
2017年底,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法院查控戴老汉的财产情况,一无所获。为了解情况,付伟军循着山路找到戴老汉家,结果只看见一间立在半山腰未经修缮的老式瓦片房,家徒四壁。
戴老汉满脸愁苦。他说,他们夫妇俩仅靠卖野粽叶、绿豆面等农产品为生,这笔近4万元的赔偿款对他们来说是笔巨款。虽说夫妇俩有个远嫁外地的女儿,但女儿同样家境贫寒。
执行似乎进了一个死胡同。出乎意料地,戴老汉的妻子朱婆婆对付伟军说:“虽然家里穷,但法院的判决,我们肯定不会赖。只是现在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能否跟对方商量一下慢慢还?”
老人积极偿付的态度,让付伟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将情况传达给申请人徐某花。徐某花夫妇对戴老汉的处境表示理解,同样家境贫寒急需赔偿款的他们还表示不再追偿护理费等相关费用。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戴老汉夫妇靠着卖野粽叶等,省吃俭用攒钱,每当凑够千把块,戴老汉或是朱婆婆便从山窝窝里赶到宁溪法庭付款。每次付伟军都劝他们,可以等他过去拿或者多凑点一起给,两位老人总说“早点还上钱,心里才踏实,不然睡都睡不好”。就这样,两位老人陆陆续续还了9000元。
两位老人一次次还款,徐某花夫妇也被深深打动了。今年初,他们夫妇商量后,决定再次减免戴老汉的赔偿款,只要再履行5000元,他们就放弃剩余赔偿金额。
听到这个消息,戴老汉夫妇瞬间红了眼眶。今年3月初,朱婆婆再一次来到宁溪法庭,从怀里掏出零零碎碎的一堆纸币,一张张铺开来,整整5000元,其中有些钱是他们向邻居借来凑齐的。朱婆婆高兴地说:“欠款终于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