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高水平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先行区
——访湖州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平安办主任章新泉

  在今年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湖州获得2018年度“平安市”称号,实现了平安湖州“十二连冠”,顺利捧得“平安金鼎”,平安湖州大市得分956.17分,排名全省第三;各区县均获得2018年度“平安县(区)”称号,实现了平安区县“满堂红”,其中长兴县“十三连冠”,吴兴区“七连冠”,南浔区、德清县、安吉县“十四连冠”。湖州的这份平安建设“成绩单”,称得上非常亮眼。 

  平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湖州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平安办主任章新泉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平安浙江建设15年来,湖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平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坚持‘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全市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安全生产事故等指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全市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我们谋划了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市、平安中国示范市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三大目标’,进一步彰显政法工作的显示度、辨识度、美誉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全是各级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之一,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最需保障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我们坚持‘防为主、防为上’,推出全国首条‘2250000’防诈热线,今年以来已成功制止电信网络诈骗315起,挽回群众损失401万余元;坚持做强做实基层全科网格,充分发挥‘红色网格’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网格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有效降低各类公共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和强度,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数同比分别下降16.2%、40.5%,‘平安指数’4次排名全省第一。” 

  章新泉说:“下一步,我们将系统总结全市好做法好经验,整合各领域各条线资源,构建符合湖州实际的基层治理体系和评价机制。比如,建立健全湖州社会治理评价标准,谋划建立湖州自治指数、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平安指数’,进一步把平安建设的触角向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延伸,向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和领域拓展,牢牢把握改革创新和科技助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发展壮大‘家园卫队’‘老兵驿站’‘德清嫂’‘平安大姐’等群防群治队伍。”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章新泉说,湖州将牢牢咬定“打造高水平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先行区”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站在平安浙江建设15周年新起点上,始终按照‘争当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行地排头兵’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拉高工作标杆,扎实推进各领域的平安工作,以一地一域的‘小平安’汇聚起全市的‘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