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主任亲戚的建房面积就可以比我们多吗?”
纪工委书记在“村务e点通”上回复“马上查”

  “居委会主任亲戚的建房面积就可以比我们多吗?这件事你们管不管?”近日,看着手机屏幕上“村务e点通”后台的群众留言,长兴县画溪街道纪工委书记刘水琴立即回复:“管!请你讲一下具体情况……”

  根据群众的反映,画溪街道纪工委随后介入。经查发现,画溪街道三星(土斗)村党支部委员、居委会主任王金水因为对亲戚的建房资料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亲戚获批建房面积超出标准。之后,王金水受到诫勉谈话追责处理,其亲戚建房面积超标的问题也得到了整改。

  群众能够迅速反映问题、乡镇(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能第一时间介入,这都得益于“村务e点通”的推广。这也是长兴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管村治村规范化水平的生动体现。

  为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今年以来,长兴县纪委聚焦基层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深入推进村级事务精细化管理,以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为切入点,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亮晒”,给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涂上“防腐剂”。

  “村务e点通”,正是长兴县为了推进村级事务精细化管理、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开发的一套线上线下监管服务评价体系。群众只需微信扫一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可直接进入该村界面,查看村内“三务”公开信息,特别是群众非常关注的农民建房、被征地农民保险、村级工程、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等11个热点事务,所有信息公开到户,真正做到“e网打尽”全村事。“以前看不懂的村务报表现在一看就能看明白,只要在家门口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全村的事。”长兴县李家巷镇广福桥村村民杨会良高兴地说。

  同时,“村务e点通”还设置了群众互动版块,村民可以对村级事务开展情况进行点评、曝光、线上事务办理咨询等。“这是一个服务二维码,更是‘清廉二维码’,等于是把公示栏和举报箱装到了每一户村民家门口。把监督变成了‘举手之劳’,比传统的公开和举报模式更便捷、更高效,群众也更乐意参与。”李家巷镇纪委书记钱永权说,同时,“村务e点通”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都在网上公示,逼着干部尽职尽责,做到真公平、真公开、真公正。      

  在李家巷镇试点开通“村务e点通”平台的基础上,长兴县对现有平台进行升级,逐步推广,目前已经实现全县16个乡镇(街道、园区)全覆盖。

  “如何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探索专群监督新模式,特别是在推进村级事务精细化管理、打造阳光村务等方面,‘村务e点通’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长兴县纪委常委王强说,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的移动互联时代,“村务e点通”让村民们可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实施监督,实现线上民情及时掌握、线下核查精准高效。

  自“村务e点通”平台在长兴全县推广以来,已累计收到群众反馈问题580件次,纠正各类问题70多个,追责党员干部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