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居住在城区的居民因疫情防控不便出门,买菜不易;而眼下也是蔬菜成熟的季节,不少农户为自己地里的菜担忧。
在这特殊时期,乐清市司法局的党员干部揽了个“临时销售员”的活儿,想方设法帮助菜农、养殖户破解“卖菜难”。
“我得出去卖菜啊,地里还有一万多斤花菜,不让我出去,菜都烂在地里,我这一年的盼头,就都没了呀……”
受疫情影响,乐清市天成街道马良村居民需配合待在村中。2月7日这天,82岁的菜农林良枢老人心急如焚地来到村里的值班点,想要开一张“通行证”。
这天,乐清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王琳琳和几位同事一起,正好在该村驻点值班。了解到老人反映的情况后,他们合计着,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村干部告诉我们,村里有不少农户种的花菜、球菜都待收、待售。还有一户养鸭户,大量的鸭蛋卖不出去。于是我们合计着,通行证是不能随便开,但我们多少能做点什么。正好局里住在城区的同事最近买菜不方便,我们就建个群,帮他们销一些。”
之后的这些天,乐清市司法局党员干部在日常走访、值守,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之外,又多了一项“临时销售员”的工作。
微信群里,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菜农、养鸭户都加了进来。每天,司法局工作人员接到“订单”统计总数后,就报给农户,由农户下田现割,保证菜的新鲜。此后,农户将鸭蛋、球菜、花菜等农产品统一装袋,放置在村外的空地上,通过微信群,分时段通知周边值班人员无接触式自助自提。据悉,这些农产品以10斤为一袋,按照批发价格统一售卖。
光一个单位的“购买力”毕竟有限,司法局的党员干部又想着如何帮忙拓宽销售渠道。该局党总支的领导还帮助村中农户联系了乐清市农业局,通过乐清市农业信息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发布“每日一助”农产品买卖信息,拓宽菜农售货途径。
据了解,几天时间里,已经累计帮助菜农售出千余斤蔬菜和800多斤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