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癌症晚期后,他向法官提出“最后请求”

  “我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在我还清醒的时候,把债务都给结了,请您帮忙协调一下。”本以为可以慢慢挣钱还债,不料突然查出胃癌晚期,嘉善县法院的一名被执行人刘某,在病床上向法官提出了“最后请求”,“我不想把债务留给妻儿,更不想留下‘不诚信’的名声。”

  “作为被执行人,刘某一直以来的积极履行难能可贵;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的担当也令人动容。”近日,嘉善县法院执行法官多方奔走,帮他了却了心愿。

  刘某今年不到40岁,2个孩子都还未成年。几年前,为了做生意,刘某和妻子用名下的经济适用房作抵押,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50万元。没想到后来生意亏损,借款无法偿还,刘某和贷款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后,贷款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刘某夫妻俩主动腾退了房子配合拍卖,可因经济适用房提前上市需补缴的税款较高,最终80多万元拍卖款只剩下50余万元,只够偿还本金部分,剩余9万多元利息依然没能还清。

  生意失败后,刘某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家中基本靠妻子的工资维持生计。执行1年多来,夫妻俩陆续履行了2万余元。本想着努力赚钱,等经济情况好转之后,慢慢把剩余欠款还清,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年初,刘某突发腰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竟得了晚期胃癌,如今癌细胞已经转移,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意识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刘某在病床上辗转难眠。还没还清的债务和妻儿今后的生活,是他最大的牵挂。思来想去,刘某决定向法官寻求帮助,希望再跟申请人协商还款事宜。

  “刘某一病,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日后恐怕更难执行到位,此时协商还款对双方都是最好的选择。”刘某的境遇值得同情,申请人的权益同样也要得到保障,考虑到刘某夫妻一直以来都很配合执行,在向医院核实刘某病情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了贷款公司,希望对方详细考虑当前刘某一家的情况,商量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起初,贷款公司的态度比较坚决,不愿协商。法官再三登门,说明刘某的家庭现状,为贷款公司分析利弊,公司负责人最终深受触动,同意进行调解。经过协商,贷款公司免除了刘某5万余元的利息,刘某夫妻也一次性筹齐付清了剩余的2万余元欠款。

  在病床上收到送达结案通知书时,刘某闭上眼睛喃喃自语:“谢谢法官,钱还清了,我无憾了。”刘某的妻子则在病房外写下了一封感谢信。她对执行法官说:“未来,我会带着孩子坚强生活。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们,爸爸是个有诚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