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新园区垃圾分类新模式

  杭州余杭区未来广场·银天金城坐落于海创路与联创街交叉口,地处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块,是余杭五常街道海汇社区下辖的一个商住一体园区。园区由绿城物业托管,但园区开放程度高、公寓体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园区无垃圾集置点位,投放点垃圾露天摆放且管理不规范,造成园区垃圾越分越臭、越分越脏,引发业主强烈不满、投诉不断。为此,余杭区城管局联合属地街道、社区,多举措共同推进未来广场垃圾分类工作,着力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园区。

红色领航,下好党建“先手棋”

  余杭区未来广场·银天金城坐成立园区临时党支部,全面厘清园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吸纳园区的“红色力量”,以垃圾分类为题,开展专题座谈会,明确由开发商出资并提供改址点位,由绿城物业落实后续长效管理。拓宽基层民主协商的途径方式,建立由党员、楼道长、业主代表、物业班子等组成的议事团,就园区垃圾分类问题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同步挖掘园区共建共享资源,以园区在职、流动、双报到党员为抓手,结合周三夜访、先锋领航等活动,助推垃圾分类宣传。

科学规划,打好分类“主动仗”

  园区采取“面线点”相结合方式,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全“面”覆盖:园区垃圾分类投放参照住宅小区,采取以定时定点为主、误时定点投放为辅的垃圾分类模式;一“线”贯穿:园区针对餐饮行业采取易腐垃圾上门收取的方式,分上午、下午各一次。重“点”突破:针对园区住户群体整体偏年轻且注重品质,为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园区以四色彩虹跑道、墙体彩绘等更加贴合年轻住户的宣传形式,打造“网红打卡点”。

  自实施垃圾定点定时投放以来,园区生活垃圾产量较大,为做好垃圾减量工作,园区引进第三方组织回收高价值可回收物,同时对低附加值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达到垃圾减量处理,使园区垃圾分类治理实现良性循环。

立竿见影,构筑成效“磁力场”

  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园区垃圾日均产量从86桶减至65桶,而引入第三方组织以来,日均产量再减至40桶,实现垃圾减量53.5%、回收利用38.5%,推动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未来广场这一园区垃圾分类新模式,实现源头减量,更助推多方共赢。园区垃圾分类工作既是社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也是社区“大党委”的破难项目。未来广场作为辖区情况最复杂、基础最薄弱的园区,能转身“破茧”成为垃圾分类“未来样板”,以园区新模式“破局”垃圾分类。这一示范样板,为园区垃圾分类提供先进经验,为全域垃圾分类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