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大家迎来了新一年的工作。不过,在人们互道“开工大吉”的同时,骗子们也“开工”了。近期,记者就从省内各地公安机关获悉,有部分群众上当受骗。以下这些骗局,大家要注意提防。
碳交易投资理财?不是馅饼是陷阱
碳交易是指将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的交易。新年伊始,有骗子盯上了这种交易模式,诱导人投资。近日,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长河派出所反诈中心就接到了这样一条预警信息。
反诈专管民警立即展开分析研判,并指令96110话务员马上进行电话劝阻,话务员拨通预警人李先生(化名)的电话。李先生说,前阵子他被一亲戚拉进微信群,里面有“导师”介绍碳交易及操作方法,称可以低价购买企业剩余的排放配额,等行情好了再转手卖出。通过“导师”发送的链接,李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绿能社区”软件。
“这款软件涉嫌电诈,你马上停止一切手机操作。”不过预警人员的劝阻并没有起效,李先生说,他的几个亲戚已经通过这个软件赚到钱了。听到这些,派出所立马派出反诈专员上门劝阻。很快,反诈专员徐一帆见到了李先生,并仔细检查他的手机。“这款APP并不是通过官网下载的,属于涉诈软件,这是骗子利用碳交易这个新型投资理财名头,引诱你进行大额投资,从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徐一帆劝说道,“你的亲戚之所以会相信,是因为骗子在投资理财初期都会给点甜头,引诱上钩后让你们投入更大金额。等到时机成熟,骗子就会卷款消失。”李先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徐一帆的帮助下删除涉诈软件、与骗子的一切联系方式。
“我马上联系亲戚,给他们好好做个反诈宣传。”李先生说,还好警方及时劝阻,本来他还打算把账上的122万余元存款全投资进去的。
“我是老板,快转账” 看到这财务人员要注意
近日,金华某公司财务郑女士被拉入一个QQ群。群内自称“老板”“老板娘”开始对话,称有一笔业务需要向某账户转账220万元,询问公司账上余额后,以业务紧急要求郑女士立即转账。
郑女士因转账额度巨大,又想起平时社区民警经常走访宣传反诈知识,尽管群里不断催促,她还是陷入犹豫。这时,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西关派出所民警接到反诈中心预警信息,立即联系郑女士,并及时赶到现场劝阻,成功帮辖区企业避免损失。
专门针对财务人员,“冒充老板”诈骗,这类诈骗是如何发生的呢?警方介绍道,诈骗分子先通过搜找企业对外公布的邮箱或事先潜伏进财务人员工作群(微信、钉钉、QQ等),给企业的财务人员发送带有钓鱼网站链接的虚假工作邮件,诱导被害人进入虚假QQ群。在这个群里,除了被害人外,其他人都是诈骗分子的小号,诈骗分子还会在群里模仿公司负责人聊天,谈论公司业务进展,让被害人信以为真。随后,诈骗分子编造支付“合同保证金、业务款、资金拆借”等理由,要求财务人员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相亲也会遇骗局 一男子被骗上万元
近期,嘉兴港区的小易(化名)碰上了一场离奇的“相亲”骗局。
一陌生女子添加小易母亲的微信,自称是介绍相亲的,来给自家闺女找对象。此前,小易的母亲也添加过红娘微信以及相亲群,所以不疑有他,便将该女子发来的联系方式推给了儿子。女孩自称“梦圆”,双方互加好友后,小易与其闲聊起来,女孩称自己的企业微信会被领导看到聊天记录,要求小易下载“某光”APP,随后便在该平台上聊天。
相亲骗局聊天截图
二人话题投机,感情迅速升温。“相恋”一段时间后,小易完全放松警惕。女孩告诉小易,她是专门做证券的,还认识银行的朋友,可以一起试着玩期货。一开始小易表示自己没钱,不准备尝试,女孩就让其先拿自己的账号帮忙进行买卖,后来又告诉小易,想贷款追加一笔投资,由于两人聊得很好,小易表示可以借钱给她,随后借给她上万元。直到不久前,小易在“某光”上联系女孩却迟迟没得到回复,又去联系之前添加的企业微信,才发现已被拉黑,小易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警方提醒:
绝不轻信。不点击、不下载、不转发陌生链接或可疑文件。遇到自称公司老板通过QQ、微信、短信等社交工具添加好友时,未核实对方身份前,请不要轻易相信,谨慎添加。
务必核实。切勿盲目向陌生账户汇款,对于异常的借款和资金汇出要求,必须提高警惕,向领导致电、视频或当面求证,务必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请保留好证据,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