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搜索词”再升级

  购物网站上往往会有一些非正常搜索,这些搜索行为的背后,很可能给社会带来风险,潜藏着黑灰产业甚至违法犯罪,比如涉及个人信息、禁用药品、野生动植物等,每年这类的非正常搜索达到亿级。对这类搜索,网站屏蔽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但难免“治标不治本”。6月5日,一场网络治理领域的守护行动有了“升级版”。

  2022年,最高检交办全国4家头部电商平台销售国家明确禁用的电捕蚯蚓装置线索。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调查发现,“地龙仪”等电捕蚯蚓装置仪器通过电击,对蚯蚓造成灭绝性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一些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电捕蚯蚓装置,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电捕、收购、加工、销售野生蚯蚓的黑色产业链,对土壤生态造成严重影响。该院随即向辖区所在平台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会同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召开磋商会,电商平台立即作出禁售管控、全网下架处置,同时新增“地龙仪”等66组屏蔽词,将电捕蚯蚓纳入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行动——“绿网计划”。由此,杭州市检察机关正式加入“绿网计划”项目。

  随着越来越多涉网新型公益诉讼案件的出现,目前“绿网计划”搜索屏蔽词库已达到万余个,在网络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当天,“绿网计划”启动4.0版本——“绿网计划×益心为公”。当用户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有与检察公益诉讼相关的屏蔽词,跳转的搜索页面上方都会加上“绿网计划×益心为公”的标签,并在主页面通过互动问答、典型案例和检察官说法等形式,将“非正常搜索”转化为检察公益诉讼普法教育。如搜索“地龙仪”,则会跳出互动问答,告知用户“国家禁用电击装置进行捕猎,这是违法的”。

  目前,“绿网计划×益心为公”已上线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个人信息两个版块,守护食品药品、守护未成年人等多个版块将陆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