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论坛”聚焦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互联网经济日渐繁荣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不同类型的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涌现,冲击着原有的法律规制体系,也给司法带来挑战。11月4日,围绕着“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主题,第五届“三知论坛”如期在嘉兴举行。

  去年11月,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这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方面面,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浙江是网络经济大省,“三知论坛”将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作为全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开展研究,就是完善新业态新领域司法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

  浙江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何琼表示,新型的竞争行为的不正当性判断,是一个特别难且有争议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会分析被告的行为有没有违反商业道德,以这个商业道德作为不正当性的关键评判标准,但这有很大局限性,“我们觉得最核心的还是保护竞争机制,以竞争机制是否受损作为正当性判断标准更加契合竞争法的性质和功能。”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舸提出,商业惯例也不完全等同于商业道德,但是商业惯例是认定商业道德的一个基础,在判断商业道德的时候,都尽量放在我们的类型化框架下来判定,可以更多地借鉴先进经验,而且也可以为将来积累更多的争点。

  论坛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和相关法院的资深法官、实务专家等60余人,就网络新型竞争行为的不正当性判断标准、网络利用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网络干扰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业观察等话题展开讨论。

  “三知论坛”以“浙江特点+知识产权”为特色,在扩大浙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力的同时,致力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逐渐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益学术高端论坛品牌,成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