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给2018年度的互联网发展情况打分,你会打几分?杭州互联网法院根据一年多来累计的司法数据,经过测算后得出的分数为103.06,超过基准值3.06个百分点。
3月4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联手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发布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据介绍,从互联网秩序、安全、风险、法治意识和共享共治等维度,综合反映出2018年度互联网发展态势为整体向好、稳中有进,但稳中也有忧。
如何通过司法大数据给互联网发展做“体检”,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倪德锋介绍,从海量司法数据中,筛选、提炼出与互联网发展强关联的因子,形成秩序、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共治共享、风险释放度这5项一级指数。一级指数下有24项二级指数,如“秩序”这个一级指数下有纠纷增长偏离度、电商纠纷增长偏离度、被告败诉率、涉诉新业务、竞争秩序5个二级指数。
“基于这些数据,通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赋分办法、二级指数的权重,构建起指数计算的数据模型,并根据数据模型计算的需求,最终得到指数的分值。”倪德锋说。
每一项指数的得分都能真实反映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状况。如在五个一级指数中,共治共享的的得分为24.23、法治意识为20.09、风险释放度为21.05,得分均超过20基准值,这说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司法保障、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秩序和安全得分较低,低于基准值,这反映出发展中的网络秩序与安全压力较大。“秩序的得分为18.51,失分较多的原因是互联网纠纷增长偏离度居高不下,纠纷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网民增长率、交易额增长率和行业扩展速度,新业态涉诉、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也增长较快。”倪德锋进一步解释。而网络安全方面,得分虽然仅低于基准值0.82个百分点,但安全无小事,仍表明安全隐患较大,网络安全形势不可轻视。危害网络运行安全、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增长较快。
倪德锋说,从司法数据看,2018年度互联网发展亮点很多,互联网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发展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日益深入,但也有很多隐忧,部分互联网主体规则意识欠缺、互联网新领域竞争秩序亟待规范、网络安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风险较为突出、以谋利为目的职业维权大量涌现等问题。
有了这些司法数据,法院就可以有针对性对问题总结和提出解决方案,据介绍,下一步,杭州互联网法院还将联合北京、广州的两家互联网法院,并整合更多大数据使“司法指数”反映的情况更有代表性、更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