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姐,我学会电脑打字了!你们放心,我会珍惜在这里好好学习生活的机会,早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敏(化名)握着永康市拘留所民警程珍说道。
3月15日,永康市拘留所民警到当地某慈善企业主杨某公司,对行政拘留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小敏出所情况进行实地回访。站在程珍眼前这位大方得体、阳光开朗的小姑娘与刚入所时的那个躲在一边哭泣发抖、不愿表达的女孩判若两人。经过永康市拘留所三个多月的跟进帮扶,小敏已经融入了社会,人生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据了解,小敏自幼父母离异,从小跟随母亲生活。9岁时,因母亲改嫁,小敏独自一人来永康与父亲一同生活。因家境贫寒,14岁的她被迫辍学,混迹社会。端盘,洗菜,当学徒……常年营养不良,导致她身体状况欠佳,无力做好工作。2020年12月23日,饥饿难忍的小敏在一家超市偷窃时被抓。永康市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后送至永康市拘留所执行。
入所后,小敏情绪低落,加之身体状况不好,时常出现呕吐、头疼难忍、夜不能寐的状况。
“一开始以为小敏想家,便联系她的父亲进行远程视频,没想到适得其反。”拘留所民警回忆,对于父亲的探视,小敏十分抗拒,之后拒绝与任何人进行沟通。
小敏的情况引起了永康市拘留所的高度重视。为此,管教民警在充分了解小敏的生活背景后,及时安排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鼓励她卸下思想包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拘留所还积极与小敏的父亲沟通,缓和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警主动联系了一家慈善企业,将小敏的情况与其对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并不介意她的过去,只要她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就会有崭新的人生。”该企业负责人杨先生主动表示,愿意接小敏到公司学习当学徒,学习相关技能,并免费提供吃住。2020年12月27日,当小敏拘留期满出所时,杨先生与小敏父亲一起接她出所。
“家庭教育和家庭经济困难是未成年人违法涉罪的重要原因,他们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家庭经济支持,被拘留后想改正错误走上正轨的意向明显,大部份想出来找工作或重返学校,只是他们欠缺一个机会,欠缺一份社会上帮扶他们起来的力量。”永康市拘留所所长何小鸽认为,被行政拘留的未成年人具有特殊性,除了对行为进行干预,引导他们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形成预防未成年人再次违法犯罪的合力。
据悉,永康市拘留所创新提出未成年人“最多拘一次”理念,让法的威严伴随温暖同行,对行政拘留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实行“一人一档”跟踪回访制度,照亮“隐秘的角落”,守护孩子们的纯真笑容。
自2020年末开始,在拘留所的帮教下,已有10余名曾“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重新就学就业,开启全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