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已成为很多大城市年轻人的“标配”。这个夏天,“夜校热”就像一把火,烧到了永康。与普通的夜校不同,永康的这个“夜校”是由永康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主办的,面向的是刚来永康的务工者,解决的不仅是外来务工人员生活中的“必办事项”,还有他们的情感诉求。
近日,记者来到这所“夜校”,实地感受了一把它的“火热”。
学员热情高涨
夜幕降临,暑气未消,天气闷热,当天室外温度达到了39℃,但花街镇的富兴集团会议室内却很热闹——这是这次花街派出所“夜校”的上课点,挤满了近100名“新学员”,他们大多在30岁至50岁,大部分来自云南、贵州。为了来参加“夜校”,有的学员刚下班就赶了过来,被汗水浸湿的工服都没来得及换。
“警官,我的手机短信上说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但是要交3000元的保证金,这应该是诈骗吧?”“如果老板拖欠我们工资,我们该怎么处理?”“孩子马上要上学了,我们要怎么报名?”课堂上,第一次来永康就业的务工人员纷纷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这已经是花街派出所第13次开设“夜校”。
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各类经营主体15万余户,规上企业超千家,流动人口50余万人。蜂拥而来的流动人口,为永康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
今年初,花街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发现,外来务工者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较大,包括如何办证、租房、就医、子女入学及如何合法维权等,而且大多数人对法治知识了解较少。5月初,为更有效地服务管理流动人口,花街派出所决定紧跟年轻人热衷的“夜校潮”,设立派出所“夜校”,为外来务工人员专门开班授课。
“这堂课,我将向大家介绍永康市及我们花街镇的基本情况,以及新居民福利政策等内容……”这是花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黄挺在倪宅村“课心书院”为外来务工者带来的“来永第一课”。“每个新永康人来到这里总会面临一些困惑,我们经过问题收集后,专门设置了一系列课程,比如来永第一课、入职第一课、安全第一课等一系列课程,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第二故乡’。”黄挺介绍说。
“很感谢黄警官,向我介绍了如何积分入学,我儿子下半年就能顺利来永康读书。”来自丽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想让在老家的孩子来永康读书,但不知手续流程。通过“夜校”,仅仅一节课,李女士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之后,她还经常带领新同事、老乡来上“夜校”。
课程可以定制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同学们,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盲目下水施救,需要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6月28日,花街派出所民警陈屹栗为外来务工子女上了一堂“定制版”的防溺水课。
暑假来临,外来务工人员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为此,他们提出,“夜校”能否为他们的子女普及防溺水和急救知识。于是,花街派出所根据群众需求,策划相关课程,并在暑假放假前组织外来务工子女上课。
在日常走访中,民警聚焦群众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设置政策法规、情感纠纷、反诈知识、消防安全等多方面课程。此外,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投票,自主选择流动人口相关业务办理、劳资纠纷、婚恋家庭讲座、债务纠纷普法、防范电信诈骗等7大项课程内容,到“夜校”进行选课学习。
7月5日,黄挺在走访村居时,发现来自磐安的陈先生正遭遇某投资理财类诈骗电话,于是立即开展劝阻和一系列保护性止付工作,及时保住了其卡上的12万元钱。当晚,黄挺邀请陈先生和附近的新居民到“夜校”学习反诈知识。
“夜校”课堂上,民警还会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提醒他们,遇到欠薪等问题时,应通过合法途径正当维权。
“以前,遇到法律难题,很多员工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民警送课进企业,员工有不懂的,还可以当面咨询。”永康市富新集团管理人员姚垚感叹道:“上了‘夜校’后,员工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被网络诈骗的人数直线下降,更重要的是员工们在业余时间还会主动参与厂区巡逻防控等工作,离职率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益越来越好!”
还是温馨港湾
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派出所“夜校”不仅是解决知识困惑的好地方,还是解决矛盾的温馨港湾。
“这里有人吵架了,快来看看。”6月4日晚,花街派出所民警夏方方接到群众倪大姐的报警,称其家中的租客正在吵架。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当事人是一对来自云南的新婚夫妻。“她爱网上购物,我说工资由我自己保管。”“工资不肯给我保管,就是不爱我了……”原来丈夫小周和妻子小杨因为工资由谁保管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现场,夏方方耐心劝导、情理结合,鼓励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通过阐述道理和感情沟通等方式,对夫妻双方进行耐心劝导。最终,夫妻二人和解。
临走前,夏方方还邀请夫妻俩来参加“夜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夫妻来了,没想到,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我们初来乍到,这个课堂中不仅有老乡,还有贴心的民警、调解员,我们感到十分亲切。”
到目前,花街派出所已成功举办“夜校”13场,惠及2000余名群众,帮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0个,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