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宁波召开“公证E通”模式推广发布会暨公共法律服务甬舟一体化签字仪式。
据了解, 2018年,宁波市共办理公证事项约7.5万件,直接涉及群众超过20万人。但是,由于公证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公证员人均年办案量已达1000多件。慈溪农房产权公证目前已经排队预约至明年3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宁波市司法局与宁波市委改革办进行了多次会商研究,提出了依托“公证E通”推进公证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设想,即在全市推广“公证E通”模式,并积极推动甬台舟三市公证网上联办。
“公证E通”首先在慈溪试点。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慈溪市公证处依托“互联网+”,将公证法律服务延伸至偏远乡镇,在周巷、龙山、观海卫和胜山等5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司法所设置远程客户端,并通过和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公证业务就近办、一次办。今年4月,慈溪市探索的“公证E通”模式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4个多月已在线办证1683件,占同期办证总量的57%,公证业务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办证效率提升30%,群众满意度高达98%。
改版升级后的“公证E通”,可在线办理51项公证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办证效率显著提升、服务半径显著拓宽。据宁波市公证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公证E通”设有程序监控、实体监控、事后审查、执业惩戒等制度,每个乡镇客户端只要配备1名管理员,通过“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就能确保在线公证安全可靠。
公证业务的事项、规则、程序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我省已打破公证办理的地域限制,推行异地联办方便可行。目前,宁波市司法局已和舟山市司法局进行对接沟通,舟山市希望早日引入“公证E通”模式,解决当地公证法律服务资源少、岛上居民办理公证不方便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