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温岭市石塘镇干部狄微微和其他定人联船干部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她进村入户,与渔民聊聊渔业安全上的那些事,强调渔业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接过狄微微送来的安全生产宣传资料,船长姆(注:船长姆即船长妻子)林素清很感激。临走时,狄微微再三提醒她,“与老公通电话时,一定要传达到位啊”。
石塘是渔业大镇,当地紧密结合实际,深植“微治理”工作理念,全力打造渔业治理“微平台”,以“船长姆”为切入点,实现海上安全关口前移。
船长姆是切入点
石塘融合“一平台、三中心、五机制(一平台:渔船渔港综合管理平台;三中心:渔船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渔港综合监管中心、渔业船员培训考试中心;五机制:渔船渔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机制、渔船船籍港综合管理新机制、渔船综合管理和执法机制、渔业互保同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机制、两个责任追究机制)”渔业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深化渔业“微平台”建设,推进网格化“微管理”大升级,整合渔业、乡镇、边防等力量,组建起一支渔船综合管理团队,适时建立渔港综合监管中心,逐渐健全渔船综合监管工作机制。
通过微平台、微信群等,石塘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引导等多种方法,落实渔船进出港报备制度,确保出海船只安全捕捞。
船长姆是石塘“微治理”的切入点。镇里共有渔船1539条,有一大部分船东、船长因工作特殊性常年不在石塘,只有船长姆留守。早在2007年,在石塘镇渔办和妇联牵头下,当地就成立了船长姆联谊会。
石塘以船长姆联谊会为媒介,建立船长姆微信群,利用亲情传递安全技防知识,及时传达有关渔业安全的生产规定、会议精神、通知等,督促第一线的安全生产。
“后勤指挥官”
在船上,船长是一船之主;在陆上,船长姆是“后勤指挥官”。
石塘组织船长船东召开渔业安全生产会议
石塘从全局出发,从“微治理”角度考虑,积极发挥船长姆作用,组织协调船长船员到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伏季休渔期间(6-9月),当地通过船长姆联谊会发送通知,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安全生产会议,3天举办6场培训会,到会人员达3100余人,发放“渔业安全生产”相关宣传单6000多份。
石塘还积极发挥船长姆“安全督导员”和“信息传递员”作用,把安全关口前移,加大对船长姆安全知识培训力度,细化渔业组织管理模式、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六个一律”“十条铁律”,让其知敬畏、明红线,以此强化安全督促,让警钟在船长耳畔长鸣。
自船长姆“微治理”推行以来,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年降低,最近数据显示同比下降47.4%、台风紧急靠岸率100%、海上定位补差率明显提高、安全培训与会率大幅提高。
完善“微治理”
通过完善渔业平台“微机制”,石塘推进渔船安全生产管理从“粗放覆盖”向“精准治理”转变,构建“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渔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与定人联船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一船一档、每周一联、每月一报联船机制。
依托渔信通及卫星电话,以及AIS终端和北斗终端的更新升级、固定式船舶定位仪的安装,不仅提高了对洋面捕捞的精准定位,更方便了船长姆与洋面上的船老大直接联系,及时落实有关规定、政策、会议精神及通知要点,充分发挥船长姆在信息平台与船老大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监控有效到位、信息有效传达、工作有效落实、安全有效覆盖。
据了解,石塘还将进一步完善船长姆“微治理”制度,实现数据的实时对接、大数据云计算实时管控、安全教育常态化的渔船安全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