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康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龙山经验”人大代表工作室。每当法院在审判、执行中有棘手的案子,人大代表就会如约而至。而且,半年来,人大代表们的足迹已经走出法院,走遍整个永康。
“龙山经验”和人大代表工作,为什么会在这里擦出“奇妙的火花”?
一起事故背后是两个困难家庭
3年前,永康人胡某骑电瓶车时与骑自行车的女子陈某相撞,陈某左踝骨骨折。经永康市交警大队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后胡某垫付了6000元医疗费,再未有任何赔偿。陈某告到了法院,法院判决胡某赔偿各项损失,但几年来胡某以没钱为由,没再掏过一分钱。2019年,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胡某是不是真的没钱?执行过程中,永康市法院执行局干警胡华军多次去过胡某家。胡某年逾四十,没有成家,住的平房里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张床,再没有其他家具。
村民告诉干警,胡某的一只眼睛因为眼疾几近失明,他也因此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只能偶尔打打零工。近2万元的赔偿对他来说的确是大额赔偿。
可陈某的家境也不容乐观。她和丈夫都是江西人,在永康务工多年。事发后,陈某脚踝里放进钢板并做了两次手术。因为身体对钢板的排异反应强,很长一段时间陈某都无法工作,到现在常常有过敏现象。加上夫妻俩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艰难。
“这么多人帮我这个外乡人,很感激”
一方面,胡某没有财产可以执行;另一方面,陈某因事故受到伤害却得不到应有赔偿。怎么办?
法院决定邀请“龙山经验”人大代表工作室出面,共同调解。考虑到胡某户籍所在地是东城街道,代表们就调解上门,来到东城街道。
东城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有一间“人大代表之家”。5月20日,记者赶到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调解。“唉,最怕人钻牛角尖。”东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章雍推门出来,准备给被执行人胡某的哥哥打电话,帮着劝劝这个固执的弟弟。
房间里的气氛确实有些异样:长桌边,被执行人胡某低垂着头,脸扭向一边;胡某的两侧,金华市人大代表吕月眉、永康市人大代表程建强和永康市法院执行干警林继旭、胡华军看着胡某,欲言又止。显然,调解陷入僵局。
“你的生活确实困难,但这不是不履行赔偿义务的理由。只要你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才能早点把案件了结,投入到新的生活工作中去。”知道胡某屡受工作失败的打击,待胡某情绪稳定后,人大代表又细心地劝解宽慰,对他讲法、讲理、讲情,并鼓励他树立信心。他们还说,会帮着与其目前所在的企业联系,尽量保障他有份稳定的工作。
最终,在人大代表的耐心调处下,陈某主动退让,胡某也在哥哥的帮助下支付了执行款,双方达成和解。
“这笔钱,我们要了好多年。今天看到你们这么多人帮我这个外乡人,真的很感激。”签完调解协议后,陈某向三名人大代表一一道谢。
不到半年逾40万元执行到位
“这个案件里的双方,生活确实都不容易。”目送胡某、陈某相继离去,人大代表们很是感慨。
他们告诉记者,加入“龙山经验”人大代表工作室,缘于去年永康市法院的一次“跟着法院去执行”行动。这次行动让他们发现,执行案件中不少双方都经济困难,于是萌生了对权利受到侵害又无法得到有效赔偿的申请执行人开展救助,从而推进执源治理的念头。
永康市法院也发现,在法院审判、执行案件中引入人大代表的力量,更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把“龙山经验”发扬光大。
去年12月,永康市人大常委会、法院、慈善总会共同出台《“龙山经验”人大代表工作室救助案件办理规定》,“龙山经验”和人大代表工作就这样融为一体。
虽然是救助,但规定明确,该救助是辅助性质,对能通过诉讼、执行等法律渠道获得赔偿、补偿的,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严格把握救助标准和条件,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此外,该规定对救助的对象类型,救助案件的办理程序、救助金的发放形式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
“一间小小的人大代表工作室,不仅凝聚起人大机关、热心企业和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更在矛盾的化解中体现了司法的权威,拓宽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增加了当事人的获得感。”永康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楼常青说,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龙山经验”人大代表工作室已吸引48名人大代表加入。目前,人大代表已参与化解案件15起,其中成功化解9起,达成和解3起;共发放救助金51000元,但执行到位金额却达409000元,“这就是救助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