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负债股权被冻结,生产核酸检测盒的企业遇难题
法院一招“活查封”,解了企业发展困境

  “非常满意,非常专业,鹿城法院做了很多工作,帮我们企业解决了一个大难题。”2月7日下午,杭州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技术公司”)负责增资扩股工商变更工作的臧女士激动地说。企业这次融资的“临门一脚”虽有些曲折,但最终却在法院的担当和善意执行下迎刃而解。

  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是一家由美籍华裔科学家创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盒是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产品,能够将检测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50分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为此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筹划增资扩股扩大生产。

  但最近一轮融资中,这家公司碰到了棘手问题。公司股东之一浙江安海工贸公司因负债7000万成为温州市鹿城区法院的被执行人。2020年9月,安海工贸公司持有的生物技术公司2.19%的股权被鹿城区法院查封。按照规定,股权被法院冻结的情况下,公司将无法办理增资扩股变更登记。

  “如果我们不能在2月5日前完成增资扩股,将直接影响我们公司产品的生产,还要向战略投资人支付违约金。”1月22日,生物技术公司向鹿城区法院执行局紧急请求解除对其股东股权的查封,允许其增资扩股。

  “事关重大,时间紧迫。”承办此案的执行员林继拉说,解封的前提是债权人同意,法院紧急召集15个债权人协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提出的解决方案因对方无法实现而流产;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提出的方案又因耗时太长被否。不过,法院并未就此搁置企业诉求。“我们深入这家公司调查,对企业前景和增资扩股可能对股东安海工贸公司股权的影响进行研判,结论是增资扩股虽然会稀释股份,但股权的价值会增值。”林继拉说,“我们既不能扼杀企业的发展机遇,也要保护好债权人的债权。”

  此后,又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2月3日,债权人无一异议地同意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的变更登记。此时距离该公司战略投资协议约定的办理增资扩股变更登记时间仅剩2天。当晚,执行干警连夜赶到杭州,在2月4日一早就到企业注册地市场监管局办理股权“活查封”手续:在继续冻结股权的前提下,向市场监管局出具同意办理增资扩股工商变更登记的意见函。

  这种情形的变更登记对市场监管局来说是也第一次。当天,法院执行干警与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开起办公会,历时一天,攻破了操作中的难题,企业融资的关键一环终于尘埃落定。

  “非常感谢你们专门来杭州帮助我们,我们会更加努力地为防控疫情作贡献!我也为有你们这样的好法官骄傲。”臧女士给林继拉发去了微信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