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探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险
杭州为电梯安全管理立法

  电梯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特种设备,截至今年8月,杭州市在用电梯近13.7万台,且以每年近1万台的速度在增长,保有量和增速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电梯安全怎么管?维护保养谁负责?26日,《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报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审议批准。

  2016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了具有杭州市地方特色的电梯安全管理规范体系。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安全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此次条例对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条例所称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条例》规定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安全管理,不适用于此《条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条例》对此明确予以鼓励、支持,提出“本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鼓励有关单位、个人为具备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便利”。另外,《条例》还在资金筹集、手续办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原则规定,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授权制定。

  电梯维护保养是电梯安全监管的核心环节,据统计,目前电梯困人故障和电梯安全事故很大比例是由维护保养不到位引发的。《条例》对电梯维护保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包括建立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主要信息告知制度、电梯维护保养信息公示制度,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应当优先委托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维护保养等。《条例》还规定,住宅小区电梯的运行维护费用由业主承担,利用电梯投放商业广告的收入,可优先用于电梯运行维护和修理。对于住宅小区电梯需要修理、改造、更新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无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或者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不足的,由电梯所有权人承担相关费用。

  为创新电梯安全管理模式,杭州市部分区域探索推行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主要做法是由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保险机构进行约定,由电梯使用单位支付保险费,保险机构承担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的具体管理和相关费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在保险机构监督下实施维护保养。从试点情况来看,这种模式保障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经济、社会效果良好,《条例》对此作了倡导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