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媒体浙江行”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近30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将奔赴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金华等地,通过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立体化、多方位展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浙江探索”。
“东阳效率”让采访团耳目一新
当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媒体浙江行”采访团来到东阳。
在东阳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采访团依次参观了信息采集区、等候区、询问室、“速裁法庭”等。“地方不大,五脏俱全”,采访团成员们一致评价说。
令四川法治报记者赵德莉印象深刻的是,管理中心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风格的询问室,例如未成年人审讯室里的色调、宣传语等就特别温馨,“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此外,管理中心的办事效率也让她为之惊叹:“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集约化、一体化、综合性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案效率更是让我耳目一新。”
采访团的下一站是东阳市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东阳是‘建筑之乡’,工程保险咨询、建筑企业的资质认定、竣工备案等相应事宜,都可以在这里办理。”讲解员带领采访团,分别参观了建筑业巡回法庭、建筑业犯罪侦查中心、建筑业检查事务中心等地。
“这个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为建筑企业节约了经营成本,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这也是东阳市公检法司等部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的具体体现,为扶持建筑业这一东阳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贡献法治力量。”山东法制报的孙永泉点赞说。
采访团参观横漂党群服务中心
接着,采访团来到了横漂党群服务中心。这里的“横漂幸福驿站”设立了横店影视业法治中心,包括影视业犯罪侦查中心、“共享法庭”、影视业检察事务中心等。“保障服务如此周到贴心,我们都忍不住想立刻注册个演员证,过把群演的瘾了。”采访团成员打趣说。
“柯桥实践”令采访团赞叹连连
重复执法、监管缺位……在全国多地普遍存在的执法“难点”“痛点”,在浙江,因一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而破局。4月11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试点区——绍兴市柯桥区,了解改革背后的故事。
走进柯桥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只见各种数据在大屏幕上不断跳动,这个集成组织、事项、运行、分析等功能模块的数字驾驶舱一下子就引起了采访团成员的兴趣。“我们通过数字赋能,双向贯通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与基层智治系统,全面升级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驾驶舱,使其成为可视化指挥、留痕化管理、协同化调度、智慧化研判的‘最强大脑’。”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个“最强大脑”,不仅全区执法相关数据一目了然,还能对案件发生频繁的地区和领域进行预警。
采访团参观绍兴市柯桥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
该负责人给采访团说起一个案例:柯桥区通过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系统发现,绍兴地铁1号线地铁口非机动车违停现象高发,群众投诉举报较多,通过系统分析以及执法人员实地查看,确认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位缺口较大,随即将这一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市政部门经调研,及时增设了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位1700余个,有效缓解了群众的停车难问题。
采访团成员、云南法制报政法舆情中心编辑张競予感慨地说:“数字赋能使执法办案更规范、执法能力更强大,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了难题。”
当天,采访团还走访了柯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案中心。“街道为综合执法队配备了统一的数字装备,将信息采集、指挥中心等平台的智能设备标准化,实现案件从受理到询问取证、法制审核、审批、结案全流程可视化、规范化。”柯岩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像这样的标准化营房,柯桥区16个镇街如今实现了全覆盖。“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便捷和高效。”贵州法制生活报记者任莉连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