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下沉到企业门口 采风团要把“店小二”服务带回家乡

W020230411582178384135_600.jpg

  东阳素有“全国建筑之乡”的美誉,这里汇聚了450多家民营建筑企业,也是全国创“鲁班奖”最多的县级市。如何擦亮这块“金名片”?4月11日下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V看东阳”主题采风活动媒体团来到东阳市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一起探索政府是如何创新企业“服务+”模式的。

  一走进服务大厅,建管服务、财税服务、综合服务、金融服务和司法服务等8个办事窗口一目了然。再往里走,是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建筑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东阳市人民法院共享法庭。这里不仅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审批服务,还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了”。

  搭建联合服务链

  做矛盾纠纷的吹哨岗

  据东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周仕政介绍,目前全市建筑业从事人员超过16万人,带动就业200万人,为服务好这个超级群体,2016年,市住建局在全国首创成立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让企业“最多跑一次”。

  这里的服务到底有多快捷?正在办理不动产权手续的中天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最多10分钟就办结,不用排队,“立等可取”。

  “凡是涉及建筑业的审批服务事项在一个口子办理。”周仕政解释,中心归口整合了国地税、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和单位涉建筑业的36项审批事项,成立7年来共办结各类事项10万余项。

  除便民审批事项外,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还主动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2022年6月底,东阳法院、住建局、司法局联合在服务中心成立共享法庭建筑业调委会指挥中心服务站,首次引入金华律协房地产建筑行业协会,18名专业律师每周轮岗值班。

  在建筑业调委会共享法庭工作室墙上,悬挂着许多锦旗。共享法庭庭务主任李伟向采风团介绍,有一面锦旗是他亲手调解后当事人从北京寄来的,“这起合同纠纷案件从线上申请调解到当事人拿回50万元,仅花了12天。”

  刚介绍完,李伟就和歌山建设服务站工作人员远程视频连线,这是建筑业调委会共享法庭在特级资质建筑企业歌山建设集团内设立的企业服务站,服务站集共享法庭、云上法庭等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像这样的企业服务站在东阳共有5家。

  建筑业调委会共享法庭成立不到一年,共调解纠纷1302件,已结案件成功率48.09%,标的额达到2.05亿元,有效避免企业过多进入诉讼程序。

  采风团还参观了建筑业巡回法庭、建筑业犯罪侦查中心、建筑业检察事务中心,详细了解建筑业类案件办理情况。

  深化司法服务链

  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者

  调解不了的案件,该如何处理?采风团记者发出疑问。

  巡回法庭来“消化”。东阳法院建筑业巡回法庭庭长范洁带大家参观了各类案件解纷流程。如果调解不成的,法庭快速进行案件繁简分流,简案由审判速裁团队快办快结,繁案启用建设工程纠纷专家陪审机制,涉重大项目的建筑企业案件由庭长、副庭长、资深法官承办。

  这个法庭虽小,但配备了5名员额法官,组成不同办案团队。采风团看到,有名法官正在电脑前为建筑企业直播法治课,帮助堵塞管理漏洞,发送风险提示书。也有法官通过共享法庭给全国各地的建筑企业人员授课,线上答疑解惑。

  “执源治理是我们巡回法庭的亮点。”范洁介绍,2022年法庭审结案件1176件,进入执行仅346件。除当事人自行履行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法庭干警电话随访、督促履行等方式强化执源治理执毕的。2022年,巡回法庭通过善意执行督促企业自动履行债务2.54亿元,为12家企业修复了信用。

  “把贴心服务送到企业门口,工作效率难怪这么高。”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感叹,要把这些经验带回家乡,让“店小二”精神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东阳法院副院长徐文龙表示,“建筑业巡回法庭将继续以服务建筑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企呼我应’精准诉讼服务行动,依托共享法庭推进企业常态化联络机制建设,促进涉建筑企业纠纷及时有效化解,为企业营商办事、创新创业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