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衢州站的传递活动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于9月20日重新回到杭州,迎来最后一站。起跑仪式设在杭州城市阳台,收火仪式在奥体中心西广场。200多名火炬手中,既有来自公安战线的民警隋永辉、朱金祥、徐洋、杨允等,也有来自法院的沙丽等,更有因跳江救人而感动全网的外卖小哥彭清林。
每天徒步20公里
“两个多月来,每天徒步20公里上下班。前几天上秤一看,体重下降了14公斤。”得知自己成为火炬手后,隋永辉早早就做起了准备,控制饮食、保障睡眠,“我要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
隋永辉因一个又一个“寻人故事”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在警方公益寻亲圈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寻人总司令”。
2014年下半年,央视《等着我》节目组与警方合作,开展公益寻人活动。节目组挑选了协调能力强、有志于寻人公益的隋永辉作为牵头联络员。自那以后,隋永辉和全国各地的公安民警一道,通过信息查询、线索传递、异地协作等方式,帮助失散家庭圆团圆梦。
在外流浪20年的流浪汉找到了家人、万里寻母10年未果的兄妹三人成功找到母亲、安徽阜阳洪大伯寻回失踪20年的女儿……9年来,隋永辉成功帮助1万多个失散家庭寻回亲人。
火炬传递现场,他从上一棒火炬手中引燃火焰,现场观众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隋永辉的眼眶有些湿润。“那一刻,感觉有种希望和精神被点燃、传递。我将在为民寻亲的道路上,把为人民服务的‘火炬’传递下去,让更多失散的群众能够团圆。”
曾经的奥运火炬手
成为亚运火炬手
“整整两个晚上都激动得睡不着。”朱金祥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得知自己又一次成为火炬手,他失眠了,“在家门口传递火炬,无比光荣!”
朱金祥从小就喜欢体育,为了当好火炬手,他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做半小时的仰卧起坐和俯卧撑。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朱金祥心里明白: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要融入其中,就得把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看待。
朱金祥负责杭州拱墅区的登云路社区。20多年来,面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他都千方百计化解:楼上的空调水渗漏,楼下的居民不高兴,朱金祥自己买来水管帮楼上住户安装,并化解两户邻居的矛盾;醉酒住户吵闹声扰民,小争执差点酿成打架斗殴,朱金祥两头跑,劝说双方相互谅解、和谐相处……渐渐的,朱金祥成了社区里人人皆知的金牌“和事佬”。
接过上一棒火炬,朱金祥与对方击掌、握拳、敬礼,然后稳稳举着火炬一路小跑,短短50米的路程,却跑出了一身汗。“这可不是紧张的汗水,而是激动的汗水,现场围观的群众太热情了。”
把火炬传递给下一位火炬手后,朱金祥一边敬礼一边目送火炬手继续前行。“我将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明的工作纪律、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带领警务室的网格员做好各项社区警务工作。”
竖起大拇指为大家点赞
徐洋是萧山区公安分局瓜沥派出所的民警。和所有社区民警一样,他的日常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帮助孤寡老人、扶危救困……但徐洋有一个特别之处——管辖范围内的26000多名居民几乎都有他的手机号码,“有事找徐洋”是当地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
为老人们解决旧房翻建问题,为残疾老人家里装上抽水马桶,为老人支付医药费,灯管坏了,想吃啥了,要充话费……有啥事,独居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大块头儿子”徐洋打个电话。逢年过节,他也总是自费购买礼品、生活用品上门探望老人。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能被推选为亚运火炬传递杭州站的火炬手,我倍感荣幸。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杭州公安的荣光。”为了跑好这一棒,徐洋做了不少锻炼。各项运动中,他最爱跑步,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抽空跑2公里。
“手要做什么动作,眼睛要往哪看,脸要朝向哪里,这些细节我反复琢磨了好几遍。”火炬传递现场,徐洋朝着镜头竖了个大拇指,“这短短50秒,我要给现场的群众点赞,感谢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支持;我想为身边警务室队员、义警志愿者点赞,没有他们就没有辖区的平安;我还要为一同奋战在岗位上的公安战友们点赞,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守护亚运。”
在法治建设道路上
不停向前奔跑
“能在这座我热爱的城市参与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我非常幸运,也无比光荣。”沙丽高擎火炬,在阵阵呐喊声中顺利完成交接。
沙丽是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二庭庭长,深耕审判一线21年,也是新时代互联网司法审判队伍里的一名“火炬手”。2017年8月18日,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沙丽作为“初创团队”的一员,始终奔跑在中国互联网司法建设的最前沿。这些年来,她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视野审理了涉数据权益、算法规制、平台治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多起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件,被写入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获评全国奖项三十余次。她参与推动全流程在线、跨时空异步、智能辅助的互联网审判新模式,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实现。她走上讲台、走进电台、走向社区、拍摄普法视频,播撒“正义的火种”。
“于我而言,火炬传递象征着法治精神的延续和传递。审判事业的巨大发展,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代杭州法院人向光而行、拼搏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不断激励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激发我们建设平安杭州、法治杭州的信心与动力,在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上不停向前奔跑。”沙丽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