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和国庆,36岁的戚雯雯一直在杭州东站忙碌着。她除了是上城公安的一名辅警,还有一个亮眼的身份——杭州市上城区东哥东姐义警队队长。
“因为亚运会的缘故,亚运期间的东站比春节还忙,人流量增加了不少。”10月1日上午10时许,杭州东站到达层内,人流如织,戚雯雯和值班的义警队员们已上岗一个多小时了。
为了更好地维持到达层的秩序,到达层的各个重要点位已设置了相关分区隔离、安检设施。当天上午10时30分,四川籍大姐王女士(化名)准备接从老家过来的女儿,但担心站内太大,头一次到杭州来的女儿找不到她,所以求助戚雯雯。见大姐着急,戚雯雯提醒她,可以先拨通女儿的电话,她来帮忙告知。不一会儿,大姐拨通了女儿的电话,戚雯雯通过电话详细告知母女见面的地点。挂完电话,戚雯雯又耐心地复述了一遍刚才女儿说的信息,待大姐记住后,才放心让她离去。
“我们每次都要和求助者确认一遍是否明白了,如果有不明白的,说明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当然,也要求义警队员需要更有耐心,才能干好这份工作。”戚雯雯说,正是这份工作,让她接触到了五湖四海的人,品味到了不同的治愈人生。也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更知道为他人撑伞的快乐和意义。
短短20分钟,到达层内就有近10位群众来求助戚雯雯,多为问乘车方式。
戚雯雯忙碌的身影,只是东哥东姐义警队的一个缩影。她的身后,有一段关于东哥东姐义警队的“茁壮成长史”。
原来,杭州市上城区东哥东姐义警队成立于2020年3月5日,是上城区公安分局牵头、东站枢纽派出所依托杭州东站枢纽,广泛发动各行各业群众打造的一支年轻志愿者队伍,团队中有企业高管、律师、个体户、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等,平均年龄25周岁,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5%。义警队坚持从点滴入手,以实际行动打造杭城最温馨风“警”线,铸就东站枢纽服务金名片。
为了守护杭州的东大门,他们在杭州火车东站开展平安巡逻、警务宣传、纠纷调解、问路咨询、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并积极向东站之外延伸高考执勤、护航马拉松等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义警队员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不分昼夜,急百姓所需,助杭州平安。今年的亚运火炬传递现场,也同样有东哥东姐们服务的身影。
从初创时期的10多个人到现在注册成员多达3000多人,可见义警队的发展是迅速的。义警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还发展了一部分儿童义警。戚雯雯的小女儿,就是她发展的第一位儿童义警。“她上大班时,我就开始让她跟着我尝试做儿童义警,现在上三年级了,已经是儿童义警的元老了,她的同学看到后,有的也来一起做儿童义警,这些孩子们不但能帮忙指路还能帮忙取票,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自信了许多,现在,儿童义警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甚至有学校把到东哥东姐义警队做志愿者作为一项作业。”说起义警的点滴,戚雯雯的眼里都是光。
现在,辖区不少单位与东哥东姐结为共建单位,用各行各业的专业力量助力杭州东站成为重要展示窗口。
今天上午,辖区共建单位夏衍初级中学副校长高叶萍带领学生到东站参加东哥东姐义警队做志愿者服务。她称,能让学生加入到这样的社会服务,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是为亚运期间杭州东站的站内服务出一份力。
在杭州,除了东哥东姐义警队,还有上城“公民警校”、紫阳邻里110、拱墅“武林大妈”、萧山“物联会”、景区“西子义警”、建德“新安义警”、桐庐“桐君哨兵”、临安狼行公益团队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义警队。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团火到漫天星。
2016年起,在杭州公安机关的带领下,这群人从10万人壮大到128万人,拥有4097支队伍,1236家社区警校;从平安巡防、纠纷化解到应急救援、反诈宣传,他们的身影遍布在杭城的各个角落,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持续焕发出群防群治的强大能量,成为守护杭城的一道美丽“枫”景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杭州义警。
义警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成了杭州公安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强大力量。9月8日,杭州义警有了自己的“家”:杭州义警发展中心。当天下午,杭州市公安局举行杭州义警发展中心启动仪式。杭州义警发展中心同时承担着见义勇为勇士之家、社区警校总校、反诈工作站的功能,带领广大义警擘画平安城市的同心圆,共建高质量的美丽平安杭州。
如果要问,在杭州做义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有幸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光!
正是这束光,让受助者看到了光亮,感受到了及时的温暖。一座城,也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靠近,更有爱,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