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球自动驾驶企业来杭发展成长”,杭州推进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全域开放

“欢迎全球自动驾驶企业来杭发展成长!”4月25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公布《条例》核心内容和杭州促进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多项举措,并向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发出诚挚邀请。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条例》将于5月1日实施,届时杭州将开放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钱塘、临平八城区共计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服务人群超1000万的多层次、全方位应用场景。

杭州于2015年获批国家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并开展自动驾驶车辆路测活动,如今已是第10个年头。示范区的发展和成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8年,杭州市以云栖小镇为核心,实现基于LTE-V2X车联网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场景;2018年,杭州向阿里巴巴发放第一张测试牌照;2022年,杭州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城市。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向阿里达摩院、华为、飞步科技、零跑科技、博信智联、优行科技、新奇点、浙江商汤等16家企业发放测试与应用牌照424张,累计安全测试与应用里程超过120万公里,主动事故率为0,测用活动呈现物流、中小型乘用共同发展、直接服务于城市运转的特点。

杭州是全国首个为智能网联车辆上路立法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首个为低速无人车立法的城市。此次发布的《条例》,是10年探索经验的总结。作为立法机构,杭州市司法局在调研阶段重点考虑了如何为产业发展布局良好的前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全国各地的相关立法,《条例》一大亮点是在细分赛道重点予以保障,除了对大家关注的无人驾驶载人汽车如何上路行驶作出具体规定,还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了自动驾驶的清扫车、巡查、快递等低速无人功能车按照非机动车管理,在非机动车道内低速行驶。这是因为与北京、成都等注重小型自动驾驶乘用车发展的城市相比,杭州自动驾驶实践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针对应用场景的商业需求、客货运兼顾做细分赛道。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汤海庆表示,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立法,将进一步破解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推动新兴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接下来,杭州将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和国家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全市城区全域开放,并将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纳入相关城市道路规划,计划实现全市信号机及交通标志标识联网率95%以上,升级支持5G-A基站3000个以上。此外,还将全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支持吉利集团、万向集团等整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在杭开展L3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