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助力铺就山区产业发展大道

  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市衢江区,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特别是北部山区,经济底子薄弱。衢江区人民法院杜泽人民法庭便驻扎在这里。近年来,杜泽法庭转换理念,聚焦守护产业发展,努力将审判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源。

  延展职能,

  助力低效产业升级

  在衢江最北片的山岗,有着漫山遍野的茶树。这里是上方“钙都”,一个以石灰生产为主的工业重镇。

  很难想象,几年前,眼前的山岗堆满着石灰生产残渣,风一吹,便尘土飞扬。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政府也下定决心整改高污染的手工作坊式窑厂。

  “当时给政策请我们来,现在又让紧急关停。我们坚决不搬!”陈建宏是一家小窑厂的负责人,与其他窑厂主一样,心里万般不舍。整改遇到阻力,政府与法庭联系,希望法官能帮忙协调。

  “服务地方发展,法庭责无旁贷。”杜泽法庭没有回绝,反而靠前一步。

  一连几日,与乡镇干部一同,法官对几家小窑厂情况进行了再摸排,并重新审定“一厂一策”关停方案。摸清底数后,法官决定采取“逐个击破”策略,随后便开展实地走访。

  “不瞒你说,我也算是半个上方人。试问,谁不想让这里变美呢?”法官与陈建宏唠起了家常,以此为切口,与其讲法理、谈情理,并合理回应关键的赔偿问题。

  了解到其还面临着内部股东分配争议,法官也耐心一并给出了分配方案。几经劝说,陈建宏的内心终于有了动摇,其他几家也相继签订了协议。

  不少小窑厂通过整合,成了封闭式作业的现代化工厂,搬进新规划的工业园里,产值翻了翻。

  此后,当地又实施白茶种植等举措,生态焕然一新。不少群众感慨:“绿水青山当真成了金山银山。”

  联动联调,

  保障规模农业成长

  时值盛夏,在杜泽法庭举办的劳务工资发放会现场,被告某农业公司负责人连声道谢:“徐法官,没有你们,真不知道如何渡过这个难关。”

  故事可追溯至2022年,为推动茭白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招引了一家农业公司,流转某村100余亩土地用作种植,吸纳了不少村民来此务工。

  今年年初,因股东临时撤资,该公司出现资金链紧张。闻讯后,村民们一窝蜂前往讨要欠款,未果,又集体向法庭提起诉讼。了解情况后,法官第一时间组织了双方调解。

  “我们正在想办法筹措资金,能不能再宽限些日子?”现场,被告公司负责人态度诚恳。

  考虑今年的茭白即将上市,事情或许还有转机,法官一边安抚村民情绪,一边思忖解决办法。

  矛盾焦点在于村民想立即拿回报酬、落袋为安,公司短期内又难以筹到资金。如果走正常司法途径,恐怕难以妥善解决问题,法官随即寻求镇政府帮助。

  针对资金症结,法官给出建议,由镇政府协调银行给予紧急贷款,用于即刻支付村民劳务所得。至于土地租金等,待茭白上市后,再行分期偿还。方案获得一致通过,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实际上,随着当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类似的土地承包权纠纷等问题时常发生。为更好应对解决,杜泽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建立了联动联调机制,通过日常通报、磋商研判、联合处置,有效实现涉农问题的早发现、早化解。据悉,2023年以来,杜泽法庭已联动处置纠纷210余起。

  树立规则,

  支持新兴业态培育

  “汪法官,民宿老板坚持不退钱,就要打起来了。您赶紧来一趟。”一大早,杜泽法庭法官汪琳就接到电话,另一头,东坪村共享法庭负责人姜翠英焦急道。

  原来,杜泽法庭辖区的东坪村,是个“网红村”。初秋,村里的柿子成熟变色、挂满枝头,不少游客都慕名来“打卡”。因此,村里的民宿生意一直红火。

  家住市区的李女士,本打算柿子挂红时结伴到此小住,通过微信预订了民宿,并预付1500元。等到日子,朋友却因故不能赴约,李女士要求退款,不料遭到拒绝。

  “APP上预订酒店都能退款,凭什么不给退!”“后面已经推了好几个单子。现在临时不住想退钱,门都没有。”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了解事情原委后,法官也犯起了难。民宿是眼下时髦的业态经济,但对消费者改变行程,预付款能不能退的问题,当地尚未形成统一的处理规范。

  从实际处出发,于公正处着手,退房确实给民宿带来了损失,李女士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法官当起了“和事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同意由李女士赔偿800元作为补偿。

  管中窥豹,意识到情况可能不是个例,杜泽法庭专门就此展开了走访调查。

  发现问题的确普遍存在后,法庭与市场监督管理所取得联系,就加强民宿管理问题提出建议,并一同组织了“普法进民宿”活动,帮助树立规则意识。据了解,当地涉民宿消费纠纷较前已下降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