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三门湾畔。近年来,继“台州北部湾区”“鲜甜三门”“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三张金名片之后,该地的“平安县城”新名片也越擦越亮,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平安建设夺取“十四连创”。
今年以来,三门县有一批村庄,在平安建设中又出好成绩:信访案件从去年的70多起降低到今年的10多起,街道吸毒人员同比减少40%,入户盗窃保持零发案……这得益于“平安三门”创建工作又一特色举措——“五无村居”创建。今年3月,三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在全县285个村(社区)开展“五无村居”创建工作。在第三季度,达到“五无村居”标准的有125个村(社区)。
民警进校开展无盗抢宣传
对诈骗行为创新“熔断”机制
“王兄,我在医院,急用钱,能不能先借我点!”今年3月,三门县技师学院学生王磊(化名)收到了同班同学徐天庆(化名)发来的信息。出于对同学的信任,王磊没有多想,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将钱款汇了过去。直到半个月后,王磊才得知,钱款实际打入了盗号者的账户中。王磊遂向三门县公安局报案求助。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好友诈骗,在这所学校已经接连发生了6起。今年3月,三门县公安局联合三门县委办、教育局,在三门县技师学院举行“无盗抢校园”创建启动仪式,并针对诈骗行为创新了“熔断”机制。
“以情指联勤中心为中心,创建村居网格员、学校、企业等电诈警情预警信息推送体系,确保情指联勤中心接到诈骗警情后,能在10分钟内推送至易受骗人群,有效熔断阻隔诈骗案传播路径。”三门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林伟挺说。今年4月至今,技师学院未再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此外,今年以来,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情同比下降25.67%,降幅居全市第一,成功阻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起,挽回群众损失20余万元。
据了解,在今年开展的“无盗抢县”创建中,三门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创建工作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并集合宣传、教育、交通和行政执法等10多个部门组建“无盗抢县”创建工作专班,形成党政牵头,全民参与的合力。
村里有了信访“代跑员”
“多亏了村里的信访代跑员,不需要奔波、上访,问题就解决了!”近日,白溪村村民王军雷(化名)了却了一桩心事。
20年前,王军雷和张南(化名)合伙做生意,张南向王军雷借了2800元。合伙期间,王军雷的孩子在张南家借住了2个月。张南认为,借住期间花销的伙食费应和借款一笔勾销。王军雷觉得这事一码归一码,钱还是要还的。两人越吵越凶,吵到最后,王军雷说:“叫老吴来评评理,到底谁对谁错。”
信访代跑员解纷
吴元友是白溪村的网格员,今年3月,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信访代跑员。吴元友为了此事,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多次调解。“大家都是朋友,也是合作伙伴,何必为了这点钱伤了和气,都各退一步嘛。”经过吴元友开导,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张南同意支付王军雷500元。
像吴元友这样的信访代跑员,在三门县已屡见不鲜。今年3月,三门县推行县级代跑中心、乡镇级代跑站、村级代跑点三级“信访代跑”机制,在每个村设立了村级信访站,吸纳了一批又一批有热心、有诚心、本土化、专业化、群众威信高的驻村干部、网格员、村干部及乡镇(街道)、部门相关干部为专职代跑员,第一时间就地解决群众关心的信访问题,变群众“乱跑”为干部代跑。
吴元友告诉记者,他每天走家入户排查信访矛盾纠纷,力争纠纷化解在村级。若是村里解决不了的将上报镇里 ,由驻村干部(镇级代跑员)协调处理,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走访排查,今年以来,白溪村的信访案件同比减少了80%。
打造“三治融合”升级版
“‘五无村居’是‘三治融合’的升级版,指的是无信访、无盗抢、无邪教、无诉讼和无毒村(社区)。”三门县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曹卫利介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人民法院、县信访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以深化“三治融合”为目标,制定了“五无村居”工作标准,通过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健全村(社区)平安综治组织体系,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提高。
记者了解到,“五无村居”创建结果与村主职干部、网格员考核,推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相挂钩,旨在激发村级治理活力,让“五无村居”目标深入人心。三门县将进一步健全村(居)平安综治组织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努力打造“事事有人管、人人都守法、处处都讲礼、村村都和美”的乡村善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