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司法大数据派上大用场

  根据“非典”时期的案件数据推测,疫情后期法院收案将大幅反弹,预计在第二、三季度达到峰值,买卖、承揽、运输、服务、租赁、劳务等合同纠纷将大幅增长……日前,嘉兴市中院充分挖掘司法大数据作用,以一份扎实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运行和社会治理潜在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分析涉疫情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和经济社会风险点,研判出中小微企业经营、商贸综合体运营等九大风险点,并提出十方面意见建议,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

  以司法大数据服务疫情防控,这是今年嘉兴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打好主动仗,为浙江“两战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举措之一。早在1月27日,嘉兴市中院便在全省率先发布《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提示》,第一时间提示网上立案、线上联络、延期审理等事项。春节后刚上班,该院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协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面推行网上诉讼的倡议书》,倡议律师协助法院引导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开展诉讼活动。2月3日至2月23日,嘉兴法院网上立案率100%,增设“云间”法庭69个,网上开庭850余件,在线调解680余次,智能送达诉讼文书2.7万余次。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嘉兴市中院又紧锣密鼓,出台一系列司法意见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在该院统一部署下,南湖区法院紧急同意某医疗器械公司继续使用破产企业厂房复工复产,复工两日内为市场供应2万瓶消毒液、1千多支额温枪;桐乡市法院通过调解依法帮助某医疗器械公司解封账户,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据统计,嘉兴法院已经累计促成210家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其中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