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杭州市上城区法院与杭州市消保委联合发布2018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这也是省内首次由法院和消保委共同发布的此类典型案例,除了常见的食品安全、网络购物等纠纷外,其中一起因跟团旅游购物买到赝品而引发的纠纷值得大家注意。
2018年10月,谢先生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柬埔寨吴哥6日游。在当地旅游时,地陪导游带着谢先生一行人到某购物店购物,并再三强调该购物店专门出售当地独有、货真价实的红宝石。心动的谢先生在看了购物店出具的一系列“鉴定”文件后,购买了两套“红宝石”天然套件,共计10万元。回国后,谢先生将“红宝石”送至浙江省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结果显示“红宝石”是赝品。谢先生于是投诉至杭州市消保委,要求旅行社全额退款10万元。
在杭州市消保委的调解下,旅行社作退货处理,并先行赔付谢先生10万元,上城区法院对调解结果进行了司法确认。法官提醒,在接受旅游服务中,若出现强制购物或被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据了解,杭州市消保委分析2018年度消费投诉热点后发现,商品类的投诉依旧占据消费纠纷的大头,占比76.2%,其中质量和售后服务是投诉最多的两个方面。预付式消费仍是投诉热点,汽车消费投诉也开始慢慢升温。此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纠纷数量增多,主要涉及全装修质量问题;而有关培训机构的投诉,授课水平与宣传不符、退款难等问题最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