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碰个头,说一说各自负责的网格有什么情况吧。”4名网格员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我这里有两户家庭搞不好可能要闹到法庭上去了。老王和隔壁邻居因为宅基地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差点都打起来了。”
“不行!我们得赶紧去做思想工作。”
这是微电影《融合》的开头一幕。有了矛盾纠纷,除了上法院还有什么办法解决?《融合》讲述的永康“龙山经验”便是最好的回答。
实际上,影片里的矛盾纠纷调解故事在浙江各地真实上演着。随着“龙山经验”“普陀模式”的生根发芽,一个由党委领导,覆盖镇域、县域和网络“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浙江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数据很说明问题:2018年,全省法院收案176.8万件,增幅由2017年的14.8%下降至3.4%,近5年来收案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其中37家法院收案数出现负增长;今年1至4月,收案数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增幅继续趋缓,仅为1.5%,与此同时,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分层递进过滤
矛盾纠纷多发、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激化,6年前,永康龙山镇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基层自我管理、自我净化功能弱化,纠纷解决模式单一,令当地党委政府头疼不已。在永康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近年来,龙山镇党委政府做了许多顶层设计,推动设立镇级矛盾调处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层递进过滤。
“对纠纷反应最灵敏、最先发挥作用的,应该是网格。”在龙山镇,这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按照调处中心的流程,纠纷发生后要经过三道调解程序,第一道便是由村书记、主任先调,第二道由镇里行业、综治再调,第三道才到法庭调解或者速裁。
有了“村镇先调、法庭兜底”,龙山法庭基本实现将辖区内的传统民事纠纷化解在诉前,收案从2013年的806件下降到2018年的413件,降幅达50%,并实现了连续3年无行政复议和进京信访案件。
目前,“龙山经验”正逐步从“盆景”变为“风景”,过去不少案件较多、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地市,收案数明显下降。台州地区今年一季度全市法院收案下降21%,20个人民法庭有19个收案数下降,其中温岭石陈法庭收案下降43%。
一站式化解
坚决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融入党政主导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中去,在舟山普陀,有了更为彻底的做法。
普陀区法院速裁庭法官组织当事人进行司法调解
普陀区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整体搬入了区委设立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有14家职能部门和13个行业调解组织,属地性强的纠纷由人民调解组织化解,专业性强的纠纷由行业调解组织化解,重大敏感的纠纷由基层党政力量化解,确实无法化解的纠纷再到法院诉讼,各个部门、组织各司其事,纠纷分层过滤。
前不久,入驻中心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同时收到了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王某送来的锦旗。
王某原本和前夫张某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张某,但考虑儿子还小,暂时还是跟着妈妈王某。2017年,儿子突然患病,王某带着他前往宁波、上海、北京等地治疗,期间花费了49万余元。巨额的医疗费让王某无法承受,而张某又不肯分担,无奈之下,王某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入驻中心的法律援助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援助程序并建议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由普陀区法院立案庭将案件分流给法院特邀调解员处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中,张某态度坚决,一口咬定是王某照顾不周才导致儿子患病的。
入驻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人民调解员组织当事人诉前调解
调解没有成功,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案子由入驻中心的速裁团队法官接手。王某以孩子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诉请张某承担医疗费用70%的责任,并要求他每月支付生活费6000元。但张某只同意承担少部分医疗费用,生活费最多也只承担工资收入的20%至30%。
入驻中心的速裁团队法官和援助中心律师主动与张某沟通,从对孩子的抚养责任说到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反复说服劝导。最终,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同意承担孩子之前的医疗费10万元;每月支付孩子生活费4000元至孩子独立生活时止;对今后产生的医疗费用承担50%的责任。
有了纠纷,走进中心就能一站式化解,在普陀,这种矛盾纠纷多元共治的联动效应正在初步形成。2018年,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各类纠纷14496件,诉前调解1800件,法院收案下降14%,今年1至4月继续下降32%,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成功率和履行率均达100%。
“掌上解纷管家”
人回老家了,工程款却没讨回来,2000公里的距离,该怎么方便高效地维权?夫妻感情不在准备离婚,两人却隔着一个太平洋,这样的跨国婚姻如何结束?在浙江,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老百姓通过“掌上解纷管家”——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即ODR平台),便可享受咨询、评估、调解、仲裁、诉讼五大服务功能。
杭州董女士的女儿因肺炎住院,期间,邻床的孩子出了疹子,细心的董女士立即向医院反映,但未得到任何回复。2天后,出疹子的小朋友搬离病房,而董女士的女儿也出现了发烧出疹子的症状。“本来只是肺炎住院,医院记录上却写着‘肺炎、手足口病’,孩子为此多住了好几天医院,我在想,如果当时能够及时隔离,可能情况不至于如此。”董女士希望医院能对此事有个表态,并作出适当物质补偿。董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ODR平台上发起了在线调解申请。2天后,她接到了来自杭州市拱墅区法院一名调解员的电话,调解员向她具体了解了事情经过等信息。调解的过程非常顺利,最后的结果也令董女士十分满意。
据介绍,ODR平台已经整合了综治、司法、人社、建设、工商、法制、妇联等部门共4.3万余名调解员。截至目前,这个平台已实现访问量473万人次,提供智能咨询73万次、人工咨询6474次,调解案件47万件,调解成功42.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