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法官,我在村子里出不来!”
代理人:“法官,我在外地回不来怎么办?”
法官:“我刚从外省回来,也在家隔离呢!”
这是宁波镇海区法院日前审理的一起商事案件中的对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有力防控疫情,浙江法院、检察院通过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浙江ODR)、视频连线等,将线下办案全面转向线上,法官、检察官们在线忙不停。据统计,2月3日至9日,全省运用微法院结案2439件,立案486件,网签调解协议189份,公开执行信息48714条,远程开庭275次。移动微法院的访问次数达234.43万。
疫情期间不出门 居家也能打官司
疫情当前,全省各地法院陆续发出通知,暂时关闭诉讼服务大厅,但移动微法院却从不打烊。
2月7日上午,天台县法院立案庭干警收到原告赵某发起的立案申请。经过初审,工作人员发现赵某提交的起诉状存在事实与理由不明且有一处错别字,随即联系上赵某,指导他按操作流程规范上传相关诉讼材料。当天下午,赵某的案件成功立案。
作为“互联网+审判”的成果,移动微法院自余姚市法院2017年10月率先开展试点后,如今已走向全国。战“疫”期间,它也成为审判执行工作的“神器”。
2月6日,镇海区法院法官在家中利用移动微法院的“掌上法庭”发起多方视频开庭。由于案情较为复杂,庭审持续了2个半小时才结束,但整个过程画面清晰、语音清楚,且后台同步录音录像,全程留痕。
“非常时期,想还钱又出不了门,怎么办?”连日来,松阳、永嘉等多地法院的执行干警陆续接到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在他们的指导下,被执行人纷纷注册了移动微法院账号,将剩余执行标的额打到法院执行款专户内,再通过微法院签字确认。便捷的方式引得网友直呼,“发明移动微法院的是个天才!”
“云庭审”“视频连线” “非接触式”办案很便利
按照庭审排期,2月9日,温州市中院行政二庭要开庭审理上诉人蔡某等32人与被上诉人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不履行税务查处法定职责及行政复议一案。
然而,当前防疫形势严峻,该案的诉讼参加人又分别位于河南、杭州和瑞安等地,为减少人员流动,法院首次以在线网络庭审模式开庭审理此案。各方当事人在家中远程登录“云庭”网上庭审系统,主审法官和书记员则在温州市中院的涉外法庭成功完成当天的庭审程序。
防疫期间,一大波“非接触式”办案方式给予当事人很大的便利。2月9日,宁波江北区检察院未检办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宣布不起诉决定。该院受理金某等8人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因涉案人员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主观恶性不大,经检委会决定,对金某等8人均作相对不起诉处理。视频连线现场,承办人向金某等人充分说明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权利义务,宣读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对方当场表示认罪认罚。
隔空视频调解 当事人把截图当合影
“没想到,足不出户就把烦心事解决掉了!”王女士感叹道。2月6日,在遂昌县法院特邀调解员吴爱菊的调解下,王女士通过浙江ODR与李某达成一致意见并线上签定调解协议。为确保协议的履行,调解员辅助当事人填写了司法确认申请书,帮助其线上进行了司法确认申请。
防疫期间,许多地方实行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但这丝毫不影响浙江ODR在线调解。在永康,ODR平台还“缝合”了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永康市法院象珠法庭调解员王连进手上有一起诉前引调的离婚案,徐女士已是第三次来法院起诉离婚。“你们分分合合多次了。疫情当前,相信你们也看了很多感人的新闻,夫妻之间要多商量、多忍让,况且你们还有两个女儿呢!”王连进的话让双方态度都软了下来,调解和好后,夫妻俩表示要将ODR“隔空视频调解”的截图当成见证他们和好的“合影照”。
2月3日至10日,浙江ODR已处理矛盾纠纷469件,调解成功42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