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应阖家团圆,却在除夕夜匆匆赶往疫情指挥中心;他本应榻前尽孝,却连续数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她本应蜜月旅行,却奋战在防疫一线……疫情之下,温州司法行政人应召回到工作岗位,履职尽责,默默付出。
放下筷子就走
温州市司法局政府法律事务处处长林志数是在除夕夜突然接到电话的。当时,他正在瑞安老家与父母妻儿一起吃年夜饭。接到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打来的电话,他立即放下筷子,匆匆出门,赶往温州市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
林志数驾车疾驰,一路上,浙政钉“滴滴滴”响个不停。为提高办事效率、将时间多留一些给他人,林志数多次停靠路边,实时对相关资料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反馈意见。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林志数等人的努力下,《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告(第1号)》顺利出台,为温州市防控疫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石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当晚,林志数回到家时,已经是大年初一,妻子特地为他炒了一盘年糕,“算是补吃年夜饭啦”。
戴着口罩公证
“请问,你们这儿还能办理公证吗?我这一趟从国外回到温州,就是为了处理卖房子的事情,我后天就要飞回澳大利亚了,哪知道碰上疫情,我该怎么办啊?”2月1日,温州华东公证处值班室接到了李先生的来电咨询。
李先生年前和他人约定,出售位于蒲鞋市的一套学区房并收取购房定金。由于学区房的特殊性,必须在3月前办理公证过户手续,才能保证购房者的孩子能够顺利入学。正月初七办公证,正月初十飞回澳大利亚,李先生原本以为自己的安排有条不紊,没想到疫情严重,全市企事业单位推迟上班时间。“如果不能及时办理公证,我不仅这次白跑一趟,还可能面临赔偿定金的法律风险。”李先生心急如焚。
考虑到情况特殊,温州华东公证处在线上平台远程接收了李先生的书面申请材料,并通过大数据系统对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
2月2日,华东公证处为李先生开通了绿色公证通道。办理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水等防护工具,并做好体温检测。当天下午,李先生顺利取得了公证书。“这下好了,事情办妥了,我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太谢谢你们了!”李先生隔着口罩致谢。
律师及时答疑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不少企业主接到“企业推迟复工”的消息后焦虑不已。“已经接的订单,约好年后就发货,现在这样,我是不是要赔偿定金了?”“工人都被隔离了,我还要照常发放工资吗?”……各种相关法律问题纷至沓来。
温州律师协会随即发布《关于开展法律服务助力抗击疫情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律所律师为企业家与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同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法律问题解答》,到目前已发布7期,仍在持续更新中。
嘉瑞成所、震瓯所、和乐所、六和(温州)所、新港所等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疫情防控专业法律指南,涉及“合同管理”“劳动用工”“诉讼活动”“行政管理”“刑事风险”等方面,全方位解答企业与市民的法律疑惑;全市律师事务所全都开通了线上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安排值班律师定期解答企业与群众的法律咨询。
全市律所律师还自愿为疫情防控捐赠善款和医用物资,累计捐赠物资73万余元;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累计捐款物资13万余元。
除了他们,还有许多温州司法行政人在默默付出:正月初一,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医师张晓隆奔赴武汉,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温州市司法局69名机关党员干部自愿报名参加防疫工作;“温州普法 智慧司法”微信公众号已发布疫情防控信息27条;“温州普法”抖音号已发布疫情防控普法作品24部,总浏览量达35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