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靠前服务 搭建企业复工安全桥梁
浙江公安妙招迭出当好“服务员”

  “太感谢了!我们刚提交手续,你们就把通行证办好了。”2月10日,湖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半小时内,通过湖州交警的服务,顺利拿到了10辆运输民生物资货车的专用通行证。

  3天后,货车办证再次“提速”——2月13日,杭州交警研发的货车“电子通行码”上线启用,复工企业浙A号牌货车从提出需求到领取通行证,仅需3分钟!

  这是浙江公安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跑出的“加速度”!连日来,各地公安机关妙招迭出,推出一系列配套举措,不仅做好“守门员”,还当好“服务员”。

“出入证”“白名单”方便通行

  “你们送来的不仅仅是通行证,更是信心和方便。”2月16日,嘉兴敏实集团相关负责人刘迎臣从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大桥派出所教导员陈凯手中,拿到了刚刚开出的296张外来务工人员《出入通行证》。

  2月13日,嘉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签发关于办理复工企业(用工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出入通行证》的通告。“我们集团下属有三家公司,领取通行证需要提供员工的漫游记录、承诺书等材料,一时半会要收集挺难的。”刘迎臣说,没想到嘉兴公安“雪中送炭”,复工企业只需登录公安局门户网站或“嘉兴公安”官方微信,点击下载申请表、承诺书,填写、汇总、提交,即可为外来务工人员完成申办。并且,嘉兴全市派出所24小时在岗值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需要办理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做到24小时应办即办。据统计,从2月13日至16日15时,嘉兴公安已为16921名返工人员办理《出入通行证》。

  在诸暨,盾安、万达两家企业的外地返工人员较多,警方特地为他们开通了“白名单直通车”,企业可将符合条件的员工名单直接上报给驻企民警,民警会在最短时间内核准核实。“真是及时,民警帮我办理了126名员工的白名单审核,让员工可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盾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管控解决住宿难题

  顺利返岗后,新问题又出现了——如何让返岗员工有地方住又方便监管?

  杭州华润老桐君药业有限公司的徐先生就遇到了这一难题,作为复工企业,他们想给员工安排集中住宿,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桐庐县公安局凤川派出所知道后,经过沟通协调,将该企业87名职工妥善安置在辖区一家旅馆。同时,严格落实每日登记、检查、消毒等防疫措施,既为企业的顺利复工解决了难题,也确保了员工安全。

  在嘉兴秀洲,警方推动出台了《秀洲区疫情防控期间出租房管理七项措施》。截至目前,已累计备案出租房屋2142户7269间,核查登记流动人口18779人,妥善处理涉出租房疫情警情86起,并帮助196名找房难的返工人员成功落脚。

  在金华婺城,警方借助红外报警装置布设“智能封条”,对住宿较为分散的人员进行可视化管控,居家隔离天数、是否私自出门等信息在云平台上一目了然。“有了‘智能封条’,就不用额外安排人天天上门排查,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复工中去。”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开通“云服务”主动问需

  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的线下窗口虽暂停,但政务服务从未“打烊”。在舟山,船长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出海船员的信息填报,成功实现船渔民办证“网上流转‘零’跑腿”。

  民警还玩起“直播”,为当地企业和百姓送去服务。

  2月14日,杭州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民警龚一普当起了“主播”,围绕“杭州健康码”等服务举措,向58家重点企业和员工展开宣传,3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70万人次观看。

  “今晚7点,我所民警俞骁将在抖音为大家直播反诈、防疫知识,我们不见不散!”在义乌上溪镇,民警的这条“上播消息”被广泛转发,不少群众还帮忙在朋友圈吆喝……

  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借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对企业登记事项通过浙江政务网、“浙里办”APP等,推出“网上办”“掌上办”,全流程实现“无纸化”审批;对于确需提交纸质材料至窗口的企业,采取“邮寄办”;对于防疫物资审批等紧急事项,实行“预约办、加急办”,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办事零接触、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