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社区,千头万绪。在台州路桥螺洋街道芦阳社区,社区民警王云立创新推出“一图五策”工作法,绘制“邻家百晓图”、制定“邻家走访清单”、组建“邻家警务团队”、打造“邻家社区警校”、开辟“邻家片警小号”、发放“邻家护企手册”。靠着这一工作法,担任社区民警8年来,王云立入千家门、访千户情、解千家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和萌芽状态,被群众称为“邻家警察”。近日,他因社区治理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
4年前,王云立刚接手芦阳社区时,面临一个问题——岗位调动到新社区,人不熟、底数不清,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王云立用起了“笨办法”,按照事项类别和隐患类别制作“1+8+6”邻家走访清单,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再利用Excle表格,把小区、出租房屋、商品店面、重点单位及商圈、景区等信息入表,逐幢逐楼、逐层逐户赋码编号。就这样,一张能把辖区情况填进表格、装进手机、随身携带的百晓图初见雏形。
今年,路桥公安分局以自主研发的“数字路桥一张图”平台为底座,将Excle表格迭代升级成三维实景地图,打通“一标三实”、110接处警平台、一图一网一机制平台和水电等数个社会信息平台,打造公民全息数字档案。
近日,宁波警方传来线索,希望路桥警方协助抓捕一名潜藏在芦阳社区的犯罪嫌疑人。王云立打开“邻家百晓图”,仅用两分钟便精准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并成功将其抓捕归案。
随着城市发展,芦阳社区成了路桥城区建设主战场,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状况复杂。王云立发挥兼任社区副书记的优势,把警务站搬进党群服务中心,专兼职网格员、包联干部、专业执法人员等融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体系,按需进驻警务站。100多名社区党员干部、物业管理人员、保安、热心业主加入“红色瞭望”队,98名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工地主管、保洁阿姨、志愿者加入商都义警队伍。193名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代表组建了“五老联盟”。就这样,王云立把分散的治理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自治善治、邻里守望的治理模式。4年来,芦阳社区有效警情下降28.63%,纠纷警情下降15.96%,万人被骗率降至0.14%。
“小王,我有事要找你。”“王警官,居住证怎么办理?”每天,王云立的微信消息总响个不停。3年前,他在企业微信版建立“枫警在线”微信号,发布预警、受理求助、服务群众等。现在,他的微信好友数近1.3万人,占社区实有人口的92%。
王云立还在警务站设立“邻家社区警校”,邀请司法、妇联、团委等部门人员组建“护苗”讲师团,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帮扶活动;为企业新入职员工定制“安全护照”,包含社区民警信息、辖区简况、防范提示、服务热线等内容。
“我们一起谈心事、唠家常,轻摇着微风,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在警务站墙上,有一首王云立自编的打油诗,印证着这位“邻家警察”的群众心、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