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象山县法院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的基础上,深挖内部潜力、争取外部支持,主动寻求与相关职能单位联动,通过巧用“停车收费系统”控车寻人,有效化解了“人难找、物难寻”等执行症结。
控车寻人:地上长了眼睛?
“爸爸,我出门买东西,一回头就发现车被法院的人扣了,不让我开走。”
11月8日下午,被执行人尹某接到女儿的电话后,快速赶到事发地,远远就瞧见两辆法院警车包围了他停放在“象山智慧停车”地面白线内的车。站在路边的执行干警一眼看到了尹某,走上前说:“尹某,你名下的本田牌小汽车已经被象山县人民法院查封,我们现在将对车辆进行依法扣留,你也跟我们走一趟。”
尹某闻言突然跳脚,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推搡干警,甚至在即将坐上警车时,来了一出“突然躺地”的戏码,最终被执行干警“连扶带抬”到了法院。
这名“浑身是戏”的被执行人尹某,正是象山县法院利用“停车收费系统”查控到车,从而连人带车“打包带回”的第一个被执行人。
“停车留痕,就像地上长了眼睛,跑得了人却跑不了车。”11月8日当天,象山县法院利用“停车收费系统”的控车寻人机制正式运行,一个月内共收到车辆查控预警信息59件次,顺利查扣车辆27辆,拘传到被执行人4人,履行到位332000元。后续,象山县法院将对查控到的车辆进行集中司法拍卖。
覆盖城区:就像开了天眼
为了破解以往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车辆查控难的问题,今年11月初,象山县法院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利用停车收费系统查找被执行人车辆的框架协作纪要》,创新推出“控车寻人”机制:借助“停车收费系统”,实时获取被执行人停车信息,实现对被执行人与其名下车辆的实际控制。
该停车系统采用地磁车辆检测仪和高清视频抓拍摄像,通过感应和拍照可以实时检测到地面上方所停的车辆信息。象山县法院将被执行人车辆信息录入系统终端,利用数据互通,实现被执行人车辆的“无处遁形”。据统计,在法院前期录入的800余辆被执行人车辆信息中,超过120辆车在“停车收费系统”中有过记录。
“车辆属于动产,没办法实时定位,这一直是我们执行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据象山县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峰介绍,以往,法院借助公安机关协助布控车辆,可通过地面探头查找到覆盖范围内的流动车辆;目前,利用停车系统,则能查找到停放在有停车收费系统区域内的静止车辆。两相结合下“动静皆宜”,难怪有被执行人在取车时看到蹲点的执行干警后直呼——“你们是开了天眼吗”。
执行破难:办法总比问题多
借助“停车收费系统”发现目标车辆后,执行干警便立即前往被执行人车辆周边进行蹲点,但由于无法预估被执行人的取车时间,长时间蹲守便显得舍本逐末、不切实际。
对此,象山县法院想到了办法: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执行干警可以通过“停车收费系统”的客服向被执行人致电。在“您的爱车停放不规范”“车辆收费异常”等温馨提醒下,许多被执行人会尽快回到车辆停放处。这样一来,执行干警便能实现人与车的一并控制,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同样的“对症下药”,在执行工作中十分常见。以往,不动产司法拍卖中长期存在权证不符、界址不清等问题,影响了买受人办理过户手续。对此,象山县法院主动加强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沟通,将不动产司法处置前的权属调查核实工作和不动产司法处置后续工作进行衔接,如此一来,不仅充分保障了买受人的权利实现,也大幅提高了执行的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执行难,不仅难在个案情况复杂繁琐、案件数量只增不减,也难在财产查控的覆盖面广,且需“面面俱到”。但有问题便想办法,办法永远比问题多。
“叮——”象山县法院执行干警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最新信息:象山县天安路停车场01019X泊车位出现法院被查封车辆,请速派人前往。
“走,执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