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检察院“超级外脑”挂职半年间,不由感叹——
“这里是值得去历练、干事业的地方”

  去年8月30日,西子湖畔,浙江省检察院开门迎客,全国17所高校校长、法学院院长受邀汇聚杭州,共商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举措。当天,浙江省检察院与17所高校签署检校合作协议,开启了新时代检校合作新篇章。同一天,13名法学专家整装待发,将赴任挂职,成为新一轮检校合作的首批专家、检察机关里的“超级外脑”。
  转眼半年过去,检校合作进展如何,挂职检察院里的首批专家们都在忙些啥,又有哪些突出的感受?近日,其中两位“超级外脑”与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这半年”。
“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首批挂职的13名法学专家,清一色的法学博士。
  在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里,就有一位挂职的法学专家,检察官们都亲切地喊他“王老师”,他是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博士王林。
  走进“王老师”的办公室,记者一眼看到了案头一摞摞厚厚的书本。王林笑着打开身后的柜子,里面还藏着不少书。王林笑说,他的生活离不开书,第一天走进西湖区检察院时,一切都让他充满了新鲜感,“这里和学校完全不一样,但书不能少”。
  上任没几天,王林就主动要求列席检委会参加每周一次的案件讨论,“刑法和刑诉法,对我来说已经烂熟于心。但以前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理论,对于检察官们怎样把理论用于实践,用理论解决现实中的难题,我很好奇。”
  王林想不到,第一次列席检委会会议,他就和检察长“辩”起来了。
  那天,未检部门提交了一起拟不起诉案件上检委会讨论。一名16岁初中男孩多次以扇耳光等轻微暴力的形式,强行向同学索要钱财,有时50元、有时100元。对这个男孩,要不要提起公诉?
  承办检察官的意见是,虽然男孩涉嫌寻衅滋事,但未满18岁,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可以在考验期满后对他免除刑罚,所以拟对他不起诉。但讨论中,有些检委会委员们认为,男孩虽未成年,但他的行为和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应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起诉。
  仔细审查案情,倾听大家的讨论,王林心中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男孩的行为为什么不属于多次抢劫,而是涉嫌寻衅滋事呢?
  对王林提出的不同意见,检察长指出,此案中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存在竞合关系,而且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综合各种情况一般要予以从宽处罚的规定,所以从“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应该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
  “确实,如果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情形,量刑就会在10年以上。10年牢狱,对一个孩子来说,一辈子也许就毁了……”王林说,虽然这只是一次讨论,但对他来说,却是一次理论和实务“碰撞”的亲历,“实践永远是理论的老师。这次讨论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辛苦是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除了参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论证研讨、为案件办理提出专家意见,法学专家们还参与到具体的办案中。
  担任湖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后的1个多月里,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李莉走遍了湖州市所有的基层检察院。每到一处,她都会就自己分管的业务工作征求办案一线干警的意见、需求,了解工作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难题。

W020190320614938729118.jpg

  去年8月,杭州市检察院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扬尘污染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专项行动。在杭州最热的月份,王林和西湖区检察院民行部的干警们带上“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和国土等部门的执法人员一起跑进了工地,拍摄工地施工现场的照片、视频,检查工地的扬尘控制措施,和工地负责人谈话……大约1个月时间,他们把西湖区的50多个在建工地跑了个遍,最终针对17处工地存在的扬尘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向住建、环保、城管等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个月后,所有“问题”工地整改完毕。“辛苦是辛苦,但很有成就感。”王林说。

W020190320614940768558.jpg

  回首过去的半年,法学专家们感慨,有忐忑、有收获,更有很多感触。在湖州市检察院的12楼,李莉带记者参观了新开放不久的检察书吧。这个书吧,也是她赴任以后建成开放的,“工作疲惫的时候,干警们可以来这里看书学习,交流创作……这里是办公室以外的另一方‘小天地’。”
  “我爱讲课,也爱办案。”李莉说,一年的挂职时间,不长也不短,接下来的这半年,她还有很多心愿要去完成,“今年我还计划建立起‘湖州检察论坛’这个理论研讨沙龙,希望能让更多检察干警在工作之中感受学习氛围,增加工作动力。”
  而对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的“王老师”来说,西安和杭州并不遥远,但挂职半年多来,他只回过两三次家。在和检察官们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他的很多认知被“刷新”:原来检察官们的工作不但不“清闲”,反而还很辛苦;原来检察院里那么多优秀上进的年轻人,他们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也特别努力,“晚上七八点,大楼里很多办公室的灯仍亮着”……
  王林说,以前,有学生跟他聊天,说等毕业了不会去公检法司这些“机关”,因为太安逸、浪费青春,“这次挂职结束回去,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到检察院或其他司法机关不会浪费青春年华。相反,这里是值得去历练、干事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