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在杭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前我省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春节后“三返”高峰到来,疫情不确定性将持续增加,从现在到正月十五前后是一个十分紧要、决定全局的关键阶段。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温州形势仍然严峻
会上,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2020年2月2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63例,新增出院病例13例。截至2月2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724例,现有重症病例58例(其中危重12例),累计出院36例。目前,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673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595人,尚有1056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有15个县(市、区)没有确诊病例,27个县(市、区)连续3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温州疫情形势比较严峻。陈广胜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已经派出指导组到温州督导,在温州实行25条紧急措施的同时,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也采取有力的措施,指导帮助温州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概括起来是三个加强,加强医疗救治的支持,加强应急物资的支持,加强生活物资的支持。”
针对公众关心的在确诊病例的粪便中检测到呈阳性病毒核酸的消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专家、常务副院长裘云庆认为“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粪便中发现核酸阳性就意味着病毒也可能通过消化道排出,但找到核酸不等于找到活的病毒,这是两个概念。“我们以后的消化道传播控制的措施或者接触传播的控制要做得更好更加强,饭前便后要更加勤洗手,不要吃生的蔬菜、喝生的水,防止病从口入。”
重点人员管控是重中之重,我省已实行疫情管控力指数评价
相关数据表明,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这和有效的防控工作措施分不开。陈广胜表示,由于疾病的高传染性,我省将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等五类人员作为重点加以管控,目的是为了及时阻断传染源,这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各地已形成不少有效做法。如湖州市开展“洗楼”行动,逐户“爬格子”排查;金华市建立“四色管控”制度,实现“网外清零”。
但也有一些农村和社区对疫情还不够重视,管控措施不到位,村居防控存在明显漏洞。陈广胜指出,温州等地区疫情态势严峻,确诊病例数量多、增长较快,家庭聚集性疫情和局部社区传播时有出现,甚至不排除局部流行的风险。“从我们自身工作看有的地方和部门责任没有压实,‘集中硬隔离’和‘居家隔离硬管控’仍有疏漏,重点人群跨区城信息共享、联防联控机制亟需夯实。”
陈广胜表示,采取这些措施,难免使部分人员受到约束,暂时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但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是为了对包括受控人员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利益切实负起责任!”
我省已初步实行疫情管控力指数评价。会上,陈广胜对若干重点地区的相关情况予以通报,他表示,自行前往确诊的比例,是与疫情管控力成反比的重要衡量指标。2月2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中,自行前往35例,占56%,特别是乐清市、温岭市,新增确诊病例均为自行就医发现。另从聚集性疫情来看,全省累计报告病例数261例,隔离密切接触者7642人。
“三返”高峰到来,到正月十五为关键期
陈广胜分析,随着春节后“三返”高峰到来,省外输入和省内扩散的风险较大,疫情不确定性将持续增加,因此,从现在到正月十五前后,是一个关键阶段。
当前,我省按照“回来前有准备、回途中有秩序、回来后有制度”的要求,对返程人员提前排摸,实行“一人一表”登记制度。“回来前有准备”,单位管职工,企业管员工,学校管学生,房东管租户,确保掌握返回过程中的情况,真正做到一人一表。“回途中有秩序”,鼓励自驾回来,鼓励企业包车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职工。“回来后有制度”,査清流行病学史,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制度,在社区建立人员流入日报告制度,在单位建立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严格落实14天隔离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