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寒潮来袭,值守杭金衢高速新街出口检查站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快速路大队交警廖建宽,为了驱寒,绕着收费站广场跑了好几圈。这一个月来,正是一个又一个像廖建宽这样的交警,值守在全省各个关卡,无眠无休,筑起一道道最坚实的“防护墙”。
守门排查“零放松”
哪怕每个人都穿了3条棉毛裤、2双袜子,乐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夏飞和辅警马斌杰、李节,还是在凌晨的山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他们对工作没有丝毫懈怠。这里是104国道三界桥村卡点,他们的工作是配合疾控人员,核查登记进入乐清的车辆、人员等信息,严防疫情输入扩散。
浙江是物流大省、人口大省,疫情防控形势相当严峻。全省交警扼守“入省咽喉”,落实24小时联合防控措施,在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重点路口,协同运管、卫健、属地政府等,对来往车辆和人员逐一严格核查、测温。
严查的同时,还要严防“漏网之鱼”。1月25日,一条社区发来的“紧急消息”传到了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3辆来自重点地区的车辆藏匿在温州。温州交警依托大数据技术和实地走访,快速找到了这3辆车及驾乘人员,第一时间移交给卫健部门处置,消除了风险隐患。
这些天来,交警们淋过最冷的雨,也看过最美的日出,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屏障。据悉,截至2月16日,浙江累计投入警力15.3万人次,检查车辆534万辆次、人员1036万人次,送医留观1433人。
应急运输“零障碍”
卡口管控之下,应急运输车辆的通行尤为重要。通行证不仅仅是优先通行标志,还是一条“生命线”。
为护住这条“生命线”,2月13日这天,宁波江北交警大队秩序中队长葛樟青当了一天“快递小哥”——将一批刚制作出来的专用通行证送到急需的企事业单位。第一站,是宁波一洲货运公司,他们主要运送民生物资。随着各地工厂的陆续复工,物资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没有通行证的车子根本就上不了高速公路。当天上午9点多,公司提出了同行申请,没想到,还不到6个小时,葛樟青就把通行证送了过来。紧接着,葛樟青来到了江北区商务局,送过去了109张通行证。前一天下午,商务局统一替当地企业申请,主要涉及冷链物流、菜篮子配送等民生物资运输公司。“这么快!这批通行证解了燃眉之急,我们马上发给他们!”商务局负责人惊讶于交警的办证速度。
口罩、消毒液、防护服……这些平时普普通通的物品,当下却是医护人员、基层干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粮食”“弹药”,能否及时顺利送到前线意义重大。为确保疫情防控相关人员、车辆的通行便利,连日来,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及时制发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在各检查点设置绿色通道504条,并会同省交通运输厅按照“一县一处”原则开通应急物资和返工人员专用出入口47个,保障应急车辆优先快速通行。
与此同时,全省公安交警部门运输保障服务电话,也向全社会公布,并24小时接受求助。截至2月16日,全省共核发专用通行证60516张,其中民生物资运输类52289张,防疫、急救物资类等8227张。
使命担当“零退缩”
2月15日,拿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强制休息令”时,吴锦全哭笑不得。
1月26日,高速交警杭州支队一大队接到赴龙岗服务区组建省际疫情检查点的命令。大队长吴锦全带着7名民警赶赴一线,并担任检查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到2月15日,他们已连续奋战20多天。一大队党支部和检查点临时党支部研究决定,对4名民警下达强制休息令,要求他们当日起休息。没想到,4名民警全都“违抗命令”,还要求给“领头羊”吴锦全下达强制休息令。
原来,吴锦全才是整个大队最累最辛苦的一个。他事情最多、睡觉最少,关门总是在凌晨2点以后,早上6点又开了门。在同事们的强烈要求下,吴锦全也收到了“休息令”。
在浙江交警的队伍里,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各地公安交警部门纷纷通过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小组)、联合党支部等方式,将党组织延伸到最前线,加强战时党建引领,提高队伍战斗力。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把堡垒驻在防控最前沿”要求,成立战时临时党支部(党小组)14个,配合属地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健全区县、街道、社区等多级防控网络;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挥“最强支部、最红警队”创建优势,采取钉钉传达、单人书签等方式,由各临时党支部、科所队党支部与党员民警签订“军令状”,增强号令意识、必胜信念;宁波市公安局交警局海曙、鄞州、江北大队与属地卫健、交通等部门成立战时联合党支部,加强防疫检查点统一指挥协调……
防疫是时代的考卷,担当,就是浙江交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