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07个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6月4日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及“三线一单”管控方案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通报了2019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并介绍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2019年,浙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净土、清废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夯实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生态环境基础。生态省建设在全国16个试点省份中首个通过国家验收,达到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水平、可持续发展处于世界较领先水平。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公众最为关注的PM2.5浓度持续下降,2019年全省设区城市PM2.5浓度平均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全省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8.6%。

  同时,全省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从各县域来看,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的县(市、区)有58个,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3.4%。“总体来看,2019年全省水和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8年持续上升。”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据了解,浙江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07个,海洋环境管控单元206个。按管控程度分,上述环境管控单元可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今后开展各类开发活动,只需对照‘三线一单’,即可直接判断选址是否可行,明确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及防控生态环境风险要求,大幅减少政府和企业早期决策风险,提高后续行政审批效率。”方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