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1个月、往返4000余公里、走访8家部门……为了让服刑人员能够踏实改造、早日新生,近日,省第六监狱“爱的呼唤”小组前往四川成都,希望用爱唤醒大墙内迷茫的心,也希望因此架起监地协作的桥梁。
今年年初,一个亲情电话让省六监服刑人员曾某情绪变得低落,接连几晚无法入眠,改造更是受到影响。原来,家人告诉他,曾某的儿子因发烧患上了病毒性脑炎,病情危急。
2016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曾某被调入省六监服刑。“监狱一直对曾某的情况十分关注,前期采取了多种转化措施,但效果甚微。”分管改造的八监区朱副监区长说,曾某不爱说话,民警对他内心的想法了解较少。这次亲情通话后,民警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发现曾某非常记挂孩子。这让民警看到了打开曾某心门的希望,为了让他能安心改造,监狱“爱的呼唤”小组决定踏上寻访之路。
舟车劳顿后,民警来到了成都龙泉驿区的一个村庄,见到了正在农作的曾某母亲。原来,妻子陈某怀孕8个月时,曾某就因犯罪被捕。由于曾某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陈某与曾某母亲的肩上。孩子出生后,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疾病,每月都要花钱治疗。在家人努力下,孩子健康长到了5岁。然而,孩子这次的病又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再次陷入困顿。
民警宽慰了曾某家人一番,并将曾某请求转交的4000元狱内劳动报酬存款交到了他们手上。拿着钱,曾某母亲和妻子一再感谢监狱的悉心教育。
为了让曾某和家人彼此给予信心和鼓励,民警利用网络为他们组织了亲情视频会见。家人一边说着家里的情况,一边嘱咐曾某:“好好改造,争取回来看看儿子……我们全家都等你回来!”曾某泣不成声,连声答应:“我晓得,我都晓得了。”
如何让曾某的改造之路更顺利?“爱的呼唤”工作组在出发前就与成都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联系沟通工作,希望他们能对曾某的情况给与一定关注。听说浙江监狱民警为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专程上门了解情况,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连连称赞,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做好工作。
据了解,这件事后,曾某的改造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不仅改造积极,还主动参加监区举办的各种活动。“我一定要努力改造,这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帮助。”曾某信誓旦旦地对民警说。
其实,此次与当地部门的合作并非省六监的第一次,监狱教育改造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监狱通过实地走访、学习交流、远程对接等方式,已经与省内11个地市司法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安徽、四川、江西等外省多地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了长期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走访一家,帮教一个,感化一群,教育一片,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改造信心,走好改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