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自家出产的东西口感“最好”,违反了广告法;开业时间早于营业执照核准日期,哪怕只早了1天,也属于无照经营;把杂物堆放在疏散通道上,消防不过关……今后,在温州,企业类似上述轻微违法可望免予处罚。温州推出的这份“涉企免罚清单”,在全国属于首创。
近日,温州市司法局传来消息,该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涉企免罚清单”,将柔性举措融入行政执法,主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容错”支持。截至目前,温州已梳理形成3290项内容的“涉企免罚清单”,包括温州市11个县(市、区)梳理出的2859项“免罚清单”和37个市直部门梳理出的431项“免罚清单”,未来还将根据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温州市区域发展需要,对“涉企免罚清单”进行适时调整和补充。
“涉企免罚清单”分为两种,一是违法行为轻微,可以免予罚款处罚的情形;二是违反法律规范中的禁止性条款,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即不予处罚的情形。“免罚”并不等于“免责”,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执法机关并不免除对于相关企业的其他诸如警示、警告、信用公示等措施。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着力推动柔性监管模式,强化了违法疏导,以非强制性服务指导手段代替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活动,通过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规劝提醒、走访约谈、说服教育、示范帮助等,引导经营者强化自律,进一步实现政府由监管者向治理者转变,刚性监管向差异化监管、柔性监管、适度监管转变。
“涉企免罚清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营造了良好的政企互信关系,获得民营企业(家)的一致好评。自4月“涉企免罚清单”推出以来,温州市执法部门已办理涉企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39件,其中市容类31件、市政类7件、水行政类1件,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