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在实践中锻造新时代浙江政法铁军

251.jpg

资料图片

  他12年来累计管理教育520余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用法律、温情和关怀与他们牵起彼此信任的“红丝带”,帮助他们认罪悔过、重拾信心、重归正途……这位全国“最美基层民警”,也是“感动中国”2019年候选人中全国唯一入围的公安民警——宁波市看守所民警毛卓云。前不久,载着2019年度法治人物荣誉归来的他,在媒体座谈会上分享心得,“作为人民警察,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应当坚守初心,勇于担当……”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宁留给社会的毛卓云,是我省无数扎根基层、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政法干警中的优秀代表。

  初心使命,要在奋斗中刻画、在实干中彰显。近年来,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当好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排头兵”为总抓手,强化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素质强警、从优待警,努力在执法司法实践中锻造新时代浙江政法铁军。

守初心,永葆革命本色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通过对表来调整时间误差;工作上,我们会经常通过对照制度规定来发现存在的不足。”浙江省第一监狱十一监区党支部的王翔,用手腕上的“表”形象地将监区“连续25年无罪犯逃脱、17年无罪犯非正常死亡”的优异答卷展现出来。他的微党课名字叫《对表》。

  从小故事里看到大担当。去年,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部署开展“永不落幕”微党课比赛活动,以“忠诚铸铁军,担当保平安”为主题,共收到作品198部,择优播出100部,650万人次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点击收看。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持续半年多时间的微党课比赛活动在全省政法系统掀起一股红色热潮。

  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打造过硬政法队伍,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省政法机关通过各种形式搭建学习平台、强化政治轮训、抓好理论武装、加强督促检查,努力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善谋实干的实际行动。

  “审案千万条,公正第一条”“让干警铭记‘初’不可轻犯、‘小’不可轻视、‘欲’不可轻为”“对干警队伍这一整片‘森林’,要经常维护,保持健康”……2019年11月20日晚,浙江法院第五期“院长论坛”如期而至。全省1万余名法院干警提前来到视频室,106位院长胸怀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从2019年4月第一期“院长论坛”开始,浙江高院每两个月举办一期,每期确定一个主题,面向全省三级法院视频直播,期期叩问初心,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8月举行的全省检察长座谈会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提升班子自身的精气神放在首位,把转变司法理念作为学习教育环节的重要内容,利用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查找短板,有针对性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干警实战能力,抓好工作落实和司法质效。

  全省公安系统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积极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的全域党建形态,深入创建“最强党支部”,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警营文化体系,引导广大民警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浸透到脑海中、熔铸在骨子里、体现在行动上。

  省司法厅深入开展“三合三和”主题党日活动(即事合事和、人合人和、心合心和),“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专题教育,“警示教育月”活动,“履行新职能、树新形象”大讨论活动等,进一步凝聚了全体干警的思想和行动共识。

正风纪,打造清廉队伍

  2019年5月10日上午,省委政法委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赴省法纪教育基地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展。一件件反面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大家一致表示,省委政法委机关党员干部要勇于当好排头兵,牢记宗旨使命,敬畏法纪权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永葆清正廉洁本色。

  打铁先要自身硬。全省政法系统以“清廉政法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向纵深发展、向基层政法单位延伸、向每个支部和党员干警覆盖。

  2019年5月30日,省高院与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建立律师与法官互评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评议数据可作为员额法官案件评查、年度考核、晋升晋级、评优评先,以及律师执业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这是浙江深入开展政法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促进转作风、提效率的举措之一。省委政法委还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牵头组建全省政法系统特邀监督员队伍和正风肃纪工作队伍,统筹发挥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优势,形成监督合力。

  结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浙江深化执法司法领域反腐败斗争,敢于刀刃向内,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省委政法委联合各市党委政法委组建正风肃纪工作小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逐条逐项督促政法单位抓好整改。

强素质,提升履职能力

  2019年12月,在全国法院与阿里拍卖联合举办的“首届双12法院直播节”活动上,宁波市中院执行裁决处处长金首一跃成为新晋“带货女王”。她和淘宝主播一起吆喝“卖货”,仅仅一个小时,宁波两级法院50余件拍品成交额破亿。

  这些年,各级政法机关主动适应新时代政法工作新要求,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

  省委政法委结合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部署开展以强化“五个担当”、提升“六个力”为重点的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提出20条具体举措,着力打造一支“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高素质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在全省党委政法委系统部署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出台排名赋分办法,并把排名情况纳入平安考核。

  全省法院系统深入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明确案件质量标准,健全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开展打击虚假诉讼、惩治拒执、清理长期未结案等质量提升“三大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公正司法的能力水平。

  省检察院创建服务非公经济等8类教学基地,创办“控辩大课堂”,组织实务经验分享、法务论辩专训、法律文书交叉评查等岗位练兵,推进以检察官教检察官、培训班专题化为重点的培训改革。

  全省公安机关擦亮“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最多跑一次”改革、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模式构建、“云上公安 智能防控”大数据规划、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五张新时代浙江公安“金名片”。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微党课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为督促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全省已全面建立并稳步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组织梳理了行政处罚事项、职责边界、现场执法检查事项“三张清单”。

  政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也在服务平安浙江建设实战中得以检验。我省部署开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保健品乱象等15个专项整治行动,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刑事立案数同比均有10%至30%不同程度下降。

优保障,激发队伍活力

  2019年5月8日,省高速交警总队金华支队一大队民警张夏明在执勤中受伤,从金华转至杭州的医院治疗,妻子也随同陪护,一间“暖警房”解决了燃眉之急。“暖警房”是当年5月省公安厅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凡是公安民警及直系亲属罹患重症需要在杭就医暂住陪护,即可申请居住,除了收取水、电、燃气费,免收房租等其他一切费用。

  政法职业具有高负荷、高对抗、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如何在从严治警的同时为广大干警排忧解难,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激发出更强的活力?浙江政法部门一直躬身力行,2019年健全落实符合职业特点的保障制度,对这支特殊的队伍给予特殊的关爱,增强干警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省公安厅出台多项暖警惠警措施的同时,也出台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办法,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护机制,依法严惩袭警辱警违法犯罪行为,共办理侵权案件3000余起。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支持政法单位开展工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方面也不遗余力。嘉兴市积极强化政法干警职业风险保障,完善人身意外伤害保障救济、不实举报澄清等制度;温州市细化关爱举措,组建专家学者“关爱政法干警心理健康服务团”;衢州市积极落实警务职级序列改革、派出所民警属地管理考核、员额法官检察官“八项待遇”等政策;湖州市坚持建立健全先进典型发掘、宣传、表彰、弘扬、培育“五位一体”机制,连续15年开展全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政法干警”评选……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劲、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让广大政法干警安身、安心、安业,激励他们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