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
所有入境人员均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月23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38场改为线下加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相关负责人发布疫情防控相关情况。随着疫情向好,自1月31日第五场发布会以来,相关负责人们首次摘下口罩,回应公众关切。

本地确诊病例“清零”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称,3月22日,我省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新增本地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17例,累计出院1216例,死亡1例。3月22日,我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新增境外输入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例,累计出院5例。现有境外输入疑似病例2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330人,尚有147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自2月22日以来,我省已连续30天无本地新增病例。至今未发生因复工复产引起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也未发生境外输入疫情本地传播病例。尤其是3月22日实现了本地确诊病例“清零”的目标。

  根据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情况,经专家组评估论证,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将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后,省政府授权各设区市政府作为三级响应防控措施的实施主体,将由各地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工作举措,在切实防止疫情反弹的前提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境外疫情压力仍在加大

  境外输入是我省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我省根据新形势新挑战,加速完善精密智控机制,形成以“一库一码一平台一指数”为核心的防境外输入精密智控体系。

  “必须看到,境外疫情对我省带来的压力仍在加大,所以丝毫不能松懈。”陈广胜称,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对各地精密智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省经过综合评估,决定对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均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集中隔离措施将对我国公民和外籍人员一视同仁。据悉,集中医学观察费用及相关食宿、长途转运交通费用自理。对于检测和医疗费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的,按相关规定核报或理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自理;对特殊困难人员,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救助。

  二级响应下调为三级响应后,做出了更为严格的对所有境外来浙人员实行集中隔离的措施。陈广胜解释称,在目前疫情严重国家的界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很难相对稳定地划分哪几个国家和地区属于高风险或较高风险等级,必须隔几天作动态调整。

  “更难防范的是,现在许多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人员通过绕道低风险国家或地区入境,而且数量越来越多。”陈广胜表示,在三级应急响应的情况下,仍然要用最严格措施防控境外疫情输入。

取消统一的公共场所开放开业负面清单

  自3月2日以来,我省疫情“五色图”已连续22天都是绿色低风险“一色图”,全面复工复产复市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顺应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省委、省政府决定,取消全省统一的公共场所开放开业负面清单,将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疫情风险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更好实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

  “取消全省统一的公共场所开放开业负面清单,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恢复的一个重要信号。像影剧院、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可以有序开放营业,具体由各地统筹把握。”但陈广胜提醒,取消负面清单不等于取消疫情防控的警报,仍需保持必要的防护意识。

  此外,自3月18日起,我省已调整湖北来浙人员健康码赋码规则。除武汉市外,对其他16个设区市一律从“红码”名单中移除。只要拥有当地健康标识、申领了浙江省绿码的湖北省人员都能顺利来浙,除用人单位内部要求外,不再有任何强制性隔离的区域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