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10点,台州椒江东海海域上,一艘轮船缓缓而行。76岁的王婆婆抱着丈夫的骨灰盒站在甲板上,望着蔚蓝的大海,神色平静。她知道,魂归大海是丈夫一直以来的愿望。丈夫生前做的是水产生意,一直在这片海上打渔,对这片海有着深厚的感情。“老头子生前靠着这片海为生,死后就在这片海上安息吧。”王婆婆说,她百年之后也会去海里与丈夫“重逢”。
这是台州市举办的首届海葬送别仪式,天气晴好,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哀乐低徊,汽笛长鸣,44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
其实,祝阿姨刚开始并不能完全接受父亲生前提出的海葬要求,“不能让父亲‘入土为安’,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孝”。父亲去世时,祝阿姨不在他身边,但母亲告诉她,父亲曾经强烈要求死后海葬,“他说不想装在小盒子里埋到地底下,想去大海”。祝阿姨决定遂了父亲的愿,但始终有些不安心,“连个墓碑也没有,以后去哪里祭拜呢?”
不过,海葬当天,迎着海风,祝阿姨一下子想开了,“海阔天空,难怪父亲喜欢,我把回忆和追思放在心里就好。”
“现在土地资源稀缺,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台州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方面,台州是先行者。早在2008年,温岭就出台了《倡导推行海葬树葬实施办法》鼓励生态安葬,10年来已有百余位逝者魂归大海。
为进一步推广生态安葬,近年来台州持续宣传生态安葬“逝后奖补“政策,对遗体火化后实行生态安葬的丧户给予5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去年,全市生态安葬的奖补资金达7.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