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无忧岛”,百姓的安全感爆棚

  作为大陆伸向东海的“臂弯”,舟山“醒”得格外早。1月17日清早,嵊泗县菜园派出所民警沈存骏就像往常一样,背上鼓鼓的小挎包,到村民家“串门”去了。王信平正在院子里吊风鳗,趴在一旁的泰迪犬豆豆突然站起来,小跑到门口迎接“老朋友”沈存骏。“老王伯,今年收成噶好,钱袋子更加要捂牢啊。”沈存骏走进来,拍拍豆豆的脑袋,从挎包里取出了最新防诈骗宣传资料。

  舟山警方聚焦“心防工程”,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安最好城市”目标驱动下,一手强化反诈宣传,网上网下不断对群众“反洗脑”;一手构筑电信网络诈骗打防体系,对诈骗平台精准识别、自动预警。2019年,舟山警方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同比上升9.6%,劝阻潜在被害人9372人,挽回潜在损失90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整体防控绩效位列浙江省第二。

  此外,舟山警方去年还组织开展了“百城会战”“蓝剑2019”“猎狐2019”等专项行动,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涉案金额170余亿元,并成为浙江省首个反腐败领域逃犯“清零”的地市。

  在2019年浙江省平安测评中,舟山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治安领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居榜首,荣获全省“双第一”。打造“治安最好城市”,为“四个舟山”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舟山警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平安答卷。

  安全感爆棚的背后,还有现代警务模式带来的“硬实力”提升。去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这座40多平方公里的“海上大工地”万人发案率仅为0.1%。舟山警方在基地升级“连队化+科技化”管理模式,压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打造了重点项目安全精细化管理全国样板。岱山县鱼山警务站站长贺剑波介绍,全岛覆盖、多维立体的全域智能感知体系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民警能根据数据,立刻找到中标单位、分包单位、施工队等各级负责人,在“工棚调解室”就地调解。

  从过去的被动应对,到如今的未雨绸缪,舟山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打造智慧公安、构建智能警务,不断深化“海上枫桥”经验,为舟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装上一道道“安心锁”。群众对“无案岛”“无忧岛”的憧憬,正在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