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省司法厅在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举行“智慧矫正”联合实验室启用仪式。这标志着全国首家集“产、学、研、用”的“智慧矫正”联合实验室正式在浙江落地并启用。
2015年以来,浙江启动“智慧矫正”信息化改革,依托“一中心三平台”(应急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教育帮扶平台和趋势研判平台)建设,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社区矫正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省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水平。
“智慧矫正”联合实验室自今年1月开始筹建,整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主要围绕5G商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设备在社区矫正领域的深度应用。实验室强化大数据分析与5G技术的创新应用,将研发“精准矫治”大数据系统和“5G+社区矫正智能装备”作为主要抓手,对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推动政法机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智慧矫正”实验室重点依托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犯情动态演化和再犯风险预警研判技术研究”项目展开前期研究工作,并以国内高校专家、知名学者及相关产业联盟提供科研力量支撑。
据省司法厅副厅长率永利介绍,成立后的“智慧矫正”实验室,将进行“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的深度探索和研究,为全面依法治省、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和辅助决策方面实现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矫正”作为“智慧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后的探索创新过程中,将紧紧抓住“智慧矫正”联合实验室运行契机,持续加大科研创新与投入,深入挖掘“智慧矫正”应用场景需求,探索将社区矫正信息化工作纳入“城市大脑”建设中,研发基于“5G+人工智能”的定位融合应用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再犯风险研判平台等产品预研、测试评估工作,力争为“智慧矫正”创造浙江经验。